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915)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从决定绝食的那刻起,做好了身后事的准备,陶鏴就正式开始了绝食,是真的绝食,不是后世的政治作秀。虽然身体日渐虚弱,但眼神依然坚定。

杨溥看着他,心中五味杂陈。

他敬佩陶鏴的勇气,也感叹他的执着。在权势与利益的诱惑下,陶鏴不为所动,只为坚守心中的信念,这是绝大多数的人做不到的。

杨溥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激动。

他温和地对陶鏴说:“为何如此固执,不惜以生命为代价?难道现在的大明不好么?皇帝是如此的贤明,何必要这么极端呢。”

“是啊,大明是最好的,他理当最好。”

陶鏴微微一笑,目光坚定。

杨溥愣了愣。

陶鏴目光清晰的看着杨溥,“人生来平等,这是我心中的信念,老夫愿用我的生命去捍卫它。”

不等对方回答,陶鏴悠悠地继续说道:“当今皇帝是最伟大的人,以他的睿智,我相信他一定懂得这个道理。然而,连他都没有信心去实践,这正说明了这条道路的艰难。”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接着,他又坚定地补充道:“但是,大道永远是大道,它不会因为我们的恐惧而消失。既然大道就在那里,人们就应该勇敢地靠近它,哪怕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这样的志士,绝对不是言语可以动摇的。

杨溥放弃了接下来的劝慰,失落的离开了监狱。

看到师傅的神态,知道对方没有改变主意,朱瞻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他愤怒地说道:“为什么每个人都来逼我?为什么没人为我想一想?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从不为我考虑。”

朱瞻基脸上有深深的疲惫和痛苦。

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既要维护皇家的尊严,又要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各种挣扎和矛盾,不知道如何是好,生怕引起父亲的失望。

朱瞻基从来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一切都是为了让父皇满意。

只有父皇满意自己,才能证明自己做的好。

杨溥安抚道:“太子不要过于焦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追求,不一定都是为了自己。太子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勇敢地面对一切。”

朱瞻基稍微冷静下来。

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朱瞻基知道,父皇一定关注着此事,在这个关键时刻,不能让情绪左右自己的决策,自己需要更加理智地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日,朱瞻基以太子的名义,要求所有报纸不允许刊登此事的任何消息,然后释放了陶鏴,护送陶鏴到自己的家里,派人监视居住。

这样的话,就算陶鏴饿死,那也是饿死在自己的家里。

大明工局以及国子监等等,皆不准接触此人。

多番的手段下来,朱瞻基强硬的压下了此事,至少民间再也没有了动静,才过了半个月而已,原本有些声音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文楼。

朱高炽的案台上有完整的记录。

朱高炽想起了一个人。

明朝历史上绝食而亡的思想家还真不少。

例如清兵攻破杭州,绝食而亡的思想家刘宗周,也是蕺山学派的创始人,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

以及万历时期,因为反对张居正关闭私学而被抓捕入狱,并开始绝食抗议,最后绝食而亡的思想家何心隐。

何心隐主张与百姓同欲。

在阶级对立的封建社会中,他要求首先要关心平民百姓,满足百姓生活之必需,百姓的温饱能保证、能过正常生活,他们自然就满足了,由此建立一个众人向往之的和谐社会,这也就是何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最后,为了实现他的“内圣外王”的大同社会理想而创建的聚和堂,是不同于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模式的。

它既是一个集宗族、社会自治于一体的综合管理机构,又是一个集生产活动、文化教育、社会救助等于一身的社会组织。

它也是一个将儒学民间化的典型,是何心隐进行的带有强烈社会改造目的的实践性尝试。聚和堂讲究权利、义务、经济上的公平、平等。

同时也包含了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相互平等的思想等等。

为了自己的大道,何心隐同样选择付出生命。

这就是志士的恐惧之处。

在他们这等人的眼里,高尚的志向才是最重要的,远比生命要重要的多,也正是因为这些人才撑起了中华文明的脊梁。

可惜。

朱高炽摇了摇头。

身为皇帝,为了大明的发展,朱高炽没有信心达成这些人理想中的社会,抓住眼前才是他看重的,至少先打赢战争。

等赢得了战争,再来商讨这些大道吧。

不久后。

朱能抵达撒马尔罕,开始集结西部军队,根据内阁与兵部的商议,不再动用全国的军队,而是使用西部军队与京营。

除了对明军的信心之外,还有就算战争失败了,也不会彻底动摇明军的根基。

比较起永乐朝的对外战争,朱高炽选择了保守。

第七百一十五章 拉拢与对抗

德里苏丹国是十三世纪开端,阿富汗古尔王朝统治德里的总督库特布丁·艾伊拜克自立为统治印度的苏丹,其后的三百二十年间,经历了彼此没有家族关系,甚至没有种族关系的五个王朝、三十二个苏丹的统治。

颇有一种来了就是客。

靠着客人的融入,带来的地盘,变相的让德里苏丹国竟然始终保持了扩张的态势。

历史上帖木儿汗国时期也是如此,本来成为了帖木儿汗国的藩属地,封了当地的总督,当帖木儿汗国分崩离析后,新总督自立,加上帖木儿汗国的部分土地,又一次扩大了。

如今发生了变化。

大明虽然没有取得帖木儿汗国的全境,实际上帖木儿汗国大片领域本身也不是实际管理,但是德里苏丹国这次没有得到好处。

德里苏丹国是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军事贵族统治北印度的区域性封建国家。

德里苏丹国的统治阶级都是中亚来的伊斯兰教军事封建贵族,以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四十大家族”为核心,占有大量的军事采邑土地“伊克塔”,并依靠中亚外族雇佣军为统治支柱。

对印度教封建主及各阶层广大居民采取敌对、歧视、迫害等高压统治政策,强征人头税及强迫改宗伊斯兰教,刺激了印度教各阶层的民族感情和宗教情绪。

五十八岁的朱能是大明顶级的武勋,全权负责此次的战争,西部方面军临时最高统帅。

撒马尔罕城。

王宫还保持着原来的模样,但是永乐皇帝已经不在了,朱能失神了片刻,祭奠了一番后,回到督军府,半空中悬挂了巨大的舆图。

文书们整理各类资料,军官佥事们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德里苏丹国在巴里黑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也是穆巴拉克·沙敢支持当地的底气,如果我们率领大军惩罚他,那么巴里黑地区的态度很重要。”

王大炳在舆图前向大佬们做介绍。

王大炳终于得到了机会,去年因为大功升为了千总,如今又在诸位大佬面前展示自己,只要不出错,升上去大有机会。

朱能对王大炳有点微微的印象,多年前有过照面,不过两人地位差距太大,并无更多交集。

巴里黑地区也就是后世的阿富汗,德里苏丹国的统治阶级,与当地的土司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他们获得大明的官职,可内心偏向于谁是明显的事情。

“俗话说得好,穷山恶水出精兵。”

王大炳提出了他的看法,并在舆图上画了一个圈。

巴里黑地区是后世阿富汗北部的巴尔赫地带,属于山区,干旱少雨,可以种植小麦,一年一熟,后来引进了玉米,成为了当地主要农作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