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天阙系列:帝王业(240)

“打得好,贺兰家的蛮子,还妄想求亲。”父皇冷哼,“打几鞭子算得什么,若以阿妩的凶悍……”

语未竟,声已黯,后半句父皇再也未说出来,就此沉默。

母后的名讳,他是极少在人前提起的。

萧允朔心下不忍,微笑着引开了话,“阿姊挂念父皇,嘱我向父皇问安。”

“她挂念的是天宽地阔,优游自在,哪有闲挂念一个无趣老头子。”父皇的语气真似一个与儿女赌气的寻常老人,萧允朔听来莞尔,却听他顿了顿语声,仿若无事般问起,“江夏王可好?”

问的是江夏王,不是舅父,这让萧允朔心中一凝。

“江夏王与昆都女王皆安好,北疆宁定,军心稳固。”萧允朔应道,“只是冬来江夏王略感了风寒,北地酷寒,颇为难耐。”

“他可有归乡之意?”父皇问得意味深长。

萧允朔揣度着他的心思,不敢妄语,只斟酌道:“未听舅父提过……江南虽常有书函信使来,舅父却从不复信。”

父皇漫不经心地一笑。

“舅父不问外事,常年闭门谢客,连亲故也少见。”萧允朔用词极慎。

“他是极聪明的人,王氏一门总不乏智者。”父皇似笑似叹,“历三朝更替而不衰,不是没有缘由。”

萧允朔思索这话,目光投向远处的魏邯,落在他的配剑上。

想起帝师曾谓,离皇权最近之处,最为凶险。

然则愚者险,勇者危,智者安,王氏百年以来,总在离皇权最近之处,不近不疏,不犯不离,广植根脉,门庭亲缘无处不在。

朝代更迭仿若剑锋钝去又新,新而又钝,剑鞘始终在手,无论执剑者何人,终须剑鞘相护。

王氏便是那剑鞘。

然而年轻储君的心中,藏有久久不得解释的迷惑。

既有如此经营,王氏何不自拥天下?

父皇自是忌惮自己的妻族,才将舅父长久外放北疆,却为何托以重兵?

这迷惑看在父皇眼中,他只寥寥地笑,“你尚年少,待朕百年后,换你坐上龙庭便懂了。”

“儿臣惶恐”

"惶恐什么,朕也是人,岂能当真万岁万万岁?"父皇嗤笑,“何谓寡人,朕是寡人,你亦是寡人,一姓天下之主,至高至孤至寡,一朝踏上,永无退路,子孙万世都在这条孤途上了。”

萧允朔抬目,怔怔地望着父皇,心中震动,似有万古寒气自地下悄然升起。

“只有别无退路的人,方能登临至尊。”父皇面色沉如水,静无波。“王氏则不然,他们永远留有退路,世家之所以为世家,不在位高权重,在于宠rǔ不惊,游刃有余。当世王氏一门,以你母后与舅父最是聪明绝顶。当年江夏王自请离京北放,不涉朝政,朕则以重兵相托,这是朕与王氏不言之契。”

萧允朔垂目聆听,心念翻沸如潮涌。

以舅父宰辅之才,父皇却将他外放北疆,明里让他手握重兵,信如肱骨,实则六军上下对父皇的忠诚,任谁也难以撼动分毫。

多年来父皇擢升寒族,贬抑世家子弟概不手软,唯独王氏以后族之尊,得明里倚重,暗里远放,果真非如此不能两全。

要革除士庶之妨,门第之弊,自有催筋动骨之痛,世家首当其冲。

王氏若在朝,势不能免当锋之痛。

以父皇待母后情深如斯,也不免计算权衡,萧允朔默然,心中倏忽掠过一个少女明净笑靥,那桓家女儿,在他面前仿佛一颗水滴,剔透莹莹。

倘若她入主东宫,做了太子妃,日后还能有多少澄澈笑容?

“此番让你代朕巡狩北疆,朕的用意,你舅父是明白的。”

父皇的话将他心神拉回。

父皇望着他,缓缓道:“朕有生之年,王氏仍是天下第一高门,朕不负你母后,日后江夏王也不会负你。”

少年储君眼尾微扬,目中清辉闪动。

父皇语声略沉,薄而锐的唇边有一丝莫测笑意,“再往后的事,天知地知,人人力不可计量。天家与外戚此消彼长之争,历代不免。在朕手里或有几十年安宁,到你手里,后世子孙手里,没有王氏也有别家,这纷争永远没有尽头。一姓一家一天下,离不了婚姻联盟,孤家寡人坐不稳江山。迟迟不册太子妃,便是要各家相争相忌。朕要让那些孤高自傲的世家门阀先遭重挫,再在你的恩威下重获荣光,日后才会服膺于新君。”

君父用心良苦至此。

凝望父皇鬓边银丝,萧允朔强抑心中震动,将唇角抿出坚毅纹线。

上一篇:极品皇妃 下一篇:君子好囚

寐语者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