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娇(455)

  她还没有开口,远处奔来一骑到府门前停下:是阿元!

  阿元没有想到自己刚到府门前,就能看到沈太夫人、沈夫人和小侯爷:难道家里知道老侯爷要回来了,所以提前在等着?

  他的脑筋简单,虽然不太明白不过也没有细想,只是翻身拜倒:“边关大捷,侯爷和老侯爷不日便会到京;小人特奉侯爷之命回府来提前报信。”

  沈夫人和沈妙歌大喜过望,而沈太夫人却感觉天旋地转,如果不是一旁的露珠相扶,她便会摔倒在地上。

  为什么,事情会这么巧?真是老天也不帮她,郑红袖前脚刚走,沈老侯爷父子便要回京了!沈太夫人真是欲哭无泪。

  阿元是快马加鞭赶回来的,而沈侯爷父子还要有几日才能到京:大军班师回朝,路上走得并不急。

  沈太夫人回到房里坐下之后,也没有心思想江氏,只有一个念头:怎么能把让郑红袖回府呢?她想来想去没有好法子,只得打发人去请沈妙歌,寄希望于孙子了。

  她现在有些庆幸自己还没有硬逼着沈妙歌写休书:她在决定放红袖走时,原本是打算让沈妙歌立时写休书给郑红袖——她休想再回来。

  沈妙歌当然不会听沈太夫人的,不管她说什么,沈妙歌只是施礼道:“孙儿无能。”他是不会如此就轻易的让红袖回府。

  不然沈太夫人说不定等红袖生下孩子来,还会让他休掉红袖: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在二门前,太夫人让侍卫们捉红袖的那一刻,真得让沈妙歌怒了。

  红袖是他的妻子,太夫人居然让其他的男人对红袖动粗:那是什么用意?不言自明啊。

  所以,他是打算也恕难从命。

  沈太夫人看沈妙歌如此惫懒,只能把主意打沈夫人身上:可是沈夫人天天去老宅,次次都回来说红袖不想回来,她劝不动的——不过沈太夫人很怀疑沈夫人有劝过红袖。

  接下来的两天,沈太夫人是睡不好、吃不香:却拿沈妙歌母子没有一点法子,也想不到好法子能让红袖自己回来。

  红袖上了马车之后,韵香等人才知道她不是想回郑府:“姑娘,您现在有了身子,可要小心在意;还是回我们府上吧,有夫人照应着也放心些。”

  红袖摇头:“我已经给父母添了不少麻烦,况且我和你们姑爷是要过一辈子的,不能沈府一有事儿,我就回娘家啊——只会让沈家的那些人瞧不起。”

  赵氏叹气:“姑娘虽然是一番孝心,可是眼下您是有身子的人,如此单身在老宅如何能成?还是回我们府上的好,姑娘听我一句劝好不好?”

  红袖握住赵氏的手:“奶娘,不是还有你在嘛,不会有事情的;我不是小孩子了,会照顾自己;而且这次出来,我可没有打算轻易回去,就要做出一番事来再回去方才体面,让沈家的人不敢再看低我们一眼。”

  做出一番事来?赵氏等人不明白:她们主仆只是女子,能做出什么事来?把姑娘腹中的孩儿教养成材——那要多少年啊。

  红袖不等赵氏等人开口,便轻轻的道:“我要让沈府的人知道,不需要他沈家的一文铜子,只凭我们自己也能过得很好,非常好。”

  她看向车外:心中早已经有了主意,现在正是做得好时机,一举两得;离开沈府只能说是第一步,如果她日后还要依靠沈家或是郑府的银钱过活,那么沈府的人并不会把她看得有多高。

  她在老宅过得越好,沈太夫人越受打击,而沈老侯爷他们回来,事情才能更热闹。

  第三卷

  第1章 来人,送客!

  沈太夫人睡不安寝的两天,红袖却已经在沈家老宅安顿好了。她这两天不但见到了沈夫人、沈妙歌,她的母亲郑姜氏也来过了。

  不过听到女儿有了身孕之后,郑姜氏除了几乎是住到了沈家老宅上之外,并没有对沈家的事情评一句:红袖的心思她猜到了几分;而且,沈妙歌和沈夫人也的确是待自家女儿很好,她也就任由女儿做主了。

  郑将军自然也在班师回朝的路上,他还不知道女儿的事情:红袖也不担心郑将军,她的父亲向来行事都极有分寸的。

  不过两天过去之后,沈家老宅来的人便多了起来:沈家各房的夫人、还有沈二爷都来过了;自然是被沈太夫人请来做说客的。

  红袖好吃好喝的招待所有说客们,只是并不接他们的劝说的话:不是乱以他语,就是顾左右而言他;来的诸人里没有那真正心思鲁直的,所以也就没有人会往可劲儿劝说——最终,大多都是说了一阵子闲话,在沈家老宅游玩一番便回府了。

上一篇:御宅 下一篇:女娲成长日记

一个女人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