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江山+番外(154)

作者:顾言丶 阅读记录

“各封地?”宁衍挑了挑眉:“她倒不如直说我三哥,倒显得磊落点。”

“话是这么说。”何文庭笑了笑,说道:“好歹外头不只有三王爷一处封地,面子上还是得一视同仁的。”

“管她是什么,来得正好。”宁衍说:“她不来送这个台阶,我还正愁怎么把她扯下来。”

宁衍在心里默算了算日子,据先前传回的消息来看,宁怀瑾在边城并未多留,当夜便往京中折返了。他与郑绍辉必定走的是官道,若是快马加鞭日夜不休地回来,再过个几天便要抵达京城了。

时机正好,宁衍想,阮茵那边也差不多该沉不住气了。

宁怀瑾在边城一把火烧了蒋家的货栈,等于明明白白地告诉宁铮和阮茵,他已经知道了他们背地里那点龌龊的手段,也看出了他们的狼子野心。

至于为什么宁怀瑾不将其捅到朝堂之上,无非只是因为他拿不出绝对的证据钉死这母子二人而已。

从安庆到边城这一路辗转太多,中间有的是可做手脚的地方,宁铮到底是一方亲王,只要死不认账,谁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毕竟宁怀瑾手里没有账本,也没有商队往来的名目,只凭着几株干巴巴的草药,定不了宁铮谋害圣上的罪。

所以他才一边急忙传信给宁衍叫他小心,一边快马加鞭地往京城回,想要回京后再做部署。

宁衍想得到的,阮茵自然也想得到。

只不过宁衍不相信阮茵会这么轻易地放弃自己原有的计划,也不相信她能舍得蒋璇已经替她埋好的引线。

所以按照阮茵的性子,她必定会在宁怀瑾回京前冲他下手,宁衍毫不怀疑,太后娘娘若“请”他一次不成,肯定还留了后手,总能逼得他不得不去仁寿宫。

宁衍若有所思地用指尖敲了敲膝盖,回过神来问道:“蒋璇今天送什么了。”

何文庭本来提起阮茵就是想让宁衍忘了这一茬,此时见他自己又想起来了,不由得在心里叫苦不迭,苦着脸说:“是碗莲子羹——陛下,您非得这么办不可吗。”

“从明天开始就不吃了。”宁衍敷衍了一句,然后摆了摆手,道:“拿来吧。”

何文庭无法,只能去将方才藏起来的食盒又取了出来。

蒋璇送点心的时机一向很准,上午的那份一般会在宁衍下朝不久后送来,并不会耽搁他的午膳。何文庭从食盒中取出那份羹时摸了一把,发现那碗依旧是温热的。

“去,找个人去母后那传话。”宁衍随口吩咐道:“就说朕一会儿就过去,正好跟母后用顿午膳。”

靠近门边的一位小侍女冲他行了个礼,转头出了门。

宁衍尝了口莲叶羹,刚一入口便皱了皱眉,小声抱怨道:“……好苦。”

何文庭探着脑袋看了一眼,见缝插针地劝:“那陛下便不喝了吧。”

宁衍摇了摇头,拧着眉恶狠狠地盯了一会儿手里的玉碗。片刻后,他仿佛终于做足了心理准备,把勺子一丢,干脆就着碗,喝药一样地喝完了这碗莲子羹。

何文庭:“……”

——堂堂陛下,比起被人下毒来,居然更怕苦,说出去都没人相信。

宁衍被苦得眼角发红,捂着嘴眼见着快要维持不住表情,干脆把碗往食盒里一丢,转身就去找水喝。

何文庭连忙端了盘蜜饯给他,宁衍往嘴里塞了块桃干,半天才缓过那股劲。

“……太敷衍了。”宁衍愤愤地说:“现在居然连糖都不给放了。”

“奴才觉得。”何文庭干巴巴地说:“或许只是放得不够多。”

宁衍:“……”

虽说宁衍吩咐的是“一会儿”,但他看了看时辰,还是贴心地给阮茵留了一段准备时间。他在上书房一直磨蹭到中午,期间让玲珑给他补了两碟云片糕,才慢悠悠地换了身衣服,往仁寿宫的方向去。

今日是个大晴天,夏日的正午阳光明媚,御花园中几株娇贵的兰花晒得有些打蔫,宁衍路过时多看了两眼,还吩咐了何文庭记得找花匠过来侍弄侍弄,别还没入秋就晒死了。

何文庭心里为了阮茵的事儿正七上八下,宁衍自己反倒不怎么着急,兴致好得很,一路闲庭信步般地溜达去了仁寿宫。

玲珑被宁衍暂时留在了紫宸殿,在宁衍回去之前,她八成都没法离开侧殿半步了。

仁寿宫还是万年如一日,从外看静得像座佛寺,一点都没有预备接驾的苗头。

宁衍了解自己这位后母,不管阮茵心里是稳如泰山还是心急如焚,起码面子上是绝不肯示弱的,一定要拿出那个“母后”的派头来,等着宁衍先去跟她见礼。

宁衍在心里笑了笑,给了她这个面子,将大部分内侍随从都留在门外,只带了何文庭迈步进殿,等着去给阮茵“请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