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江山+番外(36)

作者:顾言丶 阅读记录

除了他那离经叛道的老师,这世上有几个男子不渴望成家立业。他虽然对宁怀瑾怀揣着情谊,但也只是自己私下里悄悄地揣,还没到拿出来的时机。这八字连一撇都没画出来,问这种话纯属自找罪受。

只是宁怀瑾哪知道他心里的弯弯绕绕,只当这是句正常闲聊,于是老老实实地说:“未曾想过。”

宁衍一怔。

他心念一动,也顾不得方才做好的心理建设,一反常态地追问了道:“为什么?”

“还不到时候。”宁怀瑾笑了笑:“所以未曾想过。”

——未到时候是什么意思,宁衍一头雾水,却也知道不能再问了。

他平日里不是这样刨根问底的性子,若是不管不顾地一味追问下去,怕会让宁怀瑾多心。

宁衍虽然笃定凭着宁怀瑾那样事事谨慎守礼的心性,是断断猜不到他心中还藏着这样的疯癫念头的,但事关他心中最隐秘的秘密,宁衍还是会习惯性*事小心,生怕被宁怀瑾看出了什么端倪。

不知是否是巧合,随着宁怀瑾话音落下,最后一箱烟花也放完了。

最后一朵烟花格外漂亮,只是他二人都未曾注意到。

那是个桃花图案,花瓣下还延伸出了一小截花枝,只是虽然图样精致,但消散得也快,不等他们回头去看,便已经散成了漫天星火,流落下来。

暖色的光将紫宸殿门口的的青玉场照得大亮,木箱爆炸后的红纸随意地散落在雪面上,将那一小块雪片烘化,又被化出的水扑在原地,不消片刻就亮晶晶地冻在了雪地里。

烟花落尽后,紫宸殿重新变得安静下来,显得空旷得有些落寞。

宁衍垂下目光,在心里将那些好的坏的情绪都粗暴地团成了一团尽数压下,然后转过身,面对面地看着宁怀瑾。

“多谢皇叔陪我过生辰。”宁衍认真地说:“过了今夜,我便满十六了。先前颜先生曾说,我年幼登基,生根艰难,不如将冠礼的岁数往上提一提,提到十六岁……我答应了。”

“恭喜啊。”宁怀瑾弯了弯眼睛,说:“陛下要长成大人了。”

宁衍也跟着笑了笑,没搭茬,只是接着说道:“所以方才烟花上天时,我许了个愿。”

宁怀瑾就知道这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要放什么烟火,闻言了然道:“怪不得……陛下许了什么愿望?”

“现在不急。”宁衍说:“等实现那天,我告诉皇叔。”

第18章 夜话

宁衍先送宁怀瑾回了偏殿,看着他安顿下来,才又拐去三清殿给淑妃续了一盏长明灯。

三清殿内空无一人,景湛也不在。大约是因为天色已晚,便回国师府去了。

正殿香案下的铜盆中还遗留着烧黄纸的痕迹,香炉中的最后一束香正燃到一半,淑妃的灵位放在正殿的神位脚下,被擦拭得很干净。

其实将已故嫔妃的牌位放在这里,不是个很合规矩的事。她们的棺椁得搁在皇陵里,排位也得放在太庙,生是皇家的人,死是皇家的鬼。

但这说到底也只是多立一个牌位的事儿,宁衍想办也就随他了,没人会拿这种微末小事来驳他。

何文庭替宁衍放好软垫,宁衍跪下来,冲着神像和排位磕了三个头。

他俯首时,一缕极其轻微的梅花香气忽而从身侧传来,宁衍先是一愣,这才发现他身上穿的还是宁衍的大氅,方才送宁怀瑾回偏殿时也忘了换回来。

宁怀瑾身量比他高一些,大氅顺着他下跪的趋势从他肩头拢下来,将他整个人囫囵罩在里头,像是无端形成了个拥抱。

宁衍接着下跪的动作将头低下去,将下巴埋在大氅毛绒绒的领子里,深深地吸了口气。

——奇怪,宁衍想,喝酒的明明是皇叔,怎么醉的反倒像是我。

他这样想着,动作却未停,端正地磕了头,然后站起身来,从香案一角抽了一炷香出来,在烛台上点燃了。

宁衍在供桌前站定,微微颔首躬身,拜了三拜,将香交到了何文庭手中,插入了香炉中。

三清殿内灯火通明,神像金身威严,端坐在高台上,宁衍抬起头望过去时,忽而有种被看穿的错觉。

但年少的帝王只是站在原地,不偏不倚地跟最当中那座神像对视了片刻,眼底心里都是一片清明澄澈。

三年过去,他已经不会再为自己的心思感到羞愧了。

——无论是面对神明,还是面对母亲。

宁衍坦坦荡荡地站了一会儿,才轻巧地别开目光,将身上的大氅拢紧了。

何文庭将香续上,又将宁衍亲手点亮的长明灯珍而重之地捧起来,放在了淑妃的牌位旁边。烛火微微跳动着,将排位上淑妃的名号映照得通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