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350)

作者:唐不弃 阅读记录

凤华刚要迈出的脚步一滞,上半身晃了一下,难得的,一向处事散漫万事都不放在心上的凤帝他老人家,此刻居然有点慌。

那何处可以买到快马?凤华认真地问道。

农夫这次答的更利索了,大声道,出了谷,前方有个镇子,镇子上卖什么的都有。道长只需交一块银角,便可挑一匹脚力好的公马,不出一月便可到达此界与南赡部洲交界的明海。到时道长可以马匹换船资,一些儿都不浪费。

这农夫,倒是个很会过日子的。

凤华不由得对这个裤腿卷到膝盖手中还牢牢捧着个簸箩的年轻人刮目相看。他沉吟了一下,这才想起此刻他身无分文,袖管内空荡荡,百宝袋也未能带下来。经轮回井一遭,他身上的法宝也都替他挡了灾劫,消耗的涓滴不剩。

当初跳轮回井的时候,凤华并没想过他会面临眼下的尴尬。

咳咳,凤华咳嗽两声,唇角往上勾,尽力使自家瞧起来不仅讨喜,还特别诚恳。于是他又含笑睇视那年轻农夫,款款道,吾刚刚下山,于红尘不熟,师门也未曾教导何为银角,所以……

他停顿的意味深长。

那农夫果然听懂了,只是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然后他张大嘴巴呆呆地又将这位白衣道长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分明只有一件素净白袍,长发束了个高马尾,全身上下一丝装饰也没。但不知怎么回事,他就是瞧了几眼后,鬼使神差地,放下手中簸箩,噔噔噔跑入里厢炕头下摸出一块碎花布手帕包好的银角。

迎着光,农夫冲到院门篱笆前,高握着一小块银角,手心中还捏着那块碎花布手帕,结巴道,这是,是俺娘交给俺的娶媳妇钱儿。可是俺还小,道长你渡海去了南赡部洲后,寻见你要见的人,记得再托人将银角还给俺,就,就可以了。

凤华的笑容一滞,抬眸道,你怎知我是去南赡部洲寻人?

农夫嘿嘿傻笑,摸了摸后脑勺,半天才想到一个不伦不类的比喻。因为道长你刚才提到南府的时候,瞧起来就和俺爹当年瞧俺娘的眼神一模一样。

凤华足足将这句话在脑子中过了两遍,才明白这个凡间小农夫居然在大着胆子调笑他。他又好气又惊奇,数十万年光阴里,历来只有他调戏别人的,从未有谁敢来调戏他!

凤华眯起眼,修长手指夹过那枚银角,逆着光打量了这农夫两眼,淡淡道,吾今日承你的情,待日后找到了那人,定会还你银子。

好的好的,那农夫一叠连声应了,然后又觑着他神色,极小心地道,这里是东胜神洲大宛国玉关外,这山虽小可也有个名字,叫做青草坡。俺姓王,唤作王二。

凤华:……

这是有多怕他不还他钱!

凤华一拂袖,冷声道,记得了!随即转身便走出一阵飞烟。

*

待凤华到了那农夫口中所提到的镇子,才明白那农夫所言一块银角随便挑一匹脚力好的公马,原来指的是可随意挑选一匹汗血宝马。

马市上一溜儿排开的都是身高腿长的骏马,毛发在春风中轻扬,见有人看它们,多半会矜持回望一眼。瞳仁内又清澈又圆亮,令凤华一瞬间就有了昔日在天宫好奇钻入某个后辈小仙的院子中偷马的感觉,胸口扑通扑通的,仿佛还有一颗心一般,格外鲜活。

凤华带着那种久违了的少年感,捏着一角银子,仔细挑了足有一个时辰,这才牵着一匹毛发淡金色的汗血马出了镇子。

策马奔驰,一路极南。

沿途经过沙漠、盆地,以及无数个荒漠到不见人烟的山谷。凤华平生从未尝过所谓凡人的生之苦,此际更多是觉得新奇。一路风餐露宿,于一月后准时来到了明海边。

到了渡口,凤华才知道那农夫为何告诉他,务必要将马匹交给船主以抵渡资。只因大宛国所产的汗血马历来严禁出海去往别的洲界,因此所有骑马来到明海的渡客,都须将马留下。那船主也不计较马匹强壮与否,只要在码头留下汗血马,人都可以登船。

凤华排在人群中,依次交了马,随人潮挤上了船。

数十面风帆齐齐掉转方向,岸边有水手跳下去拔起船锚,利落地收起跳板。凤华置身于一群热气弥漫的凡人中间,盘腿坐在角落处,只不声不响地将目光落在那个渐渐离远了的东胜神洲。

……陵光,这里就是你我一切从头来过的开始处。他想。

*

待凤华上了渡船,在海上飘了半月后,才惊觉这一路他都不曾吃喝。幸好著白衣,在渡船上众人都以为他是个修仙者,早已引气入体,不沾人间烟火,对他羡慕的不行。又怀着普通人对修仙者的敬慕,好意给他指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