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351)

作者:唐不弃 阅读记录

于是在他下了渡船,准备前往南府寻他那位小夫郎时,又有一个好心的富商邀他同路。富商常年跨海经商,在各地都有分号,两人尚未下船,在甲板上站起来,便见到渡口边有大群仆役驱车牵马来迎。

凤华略一沉吟,遂受了。

大不了日后他于此界混出点名堂时,好好回报这些待他以善意的人,也就是了。

只是他深刻吸取前次于农家小院中的教训,在掀开马车帘子之前,先特地问了一声,这位大哥,您如何称呼,家住何方,某将来该如何还报同车恩情?

嗯?富商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连连摆手道,不必不必!道长你所去的南府就是我的一个大主顾,我载了你去,想必南府也是高兴的。这人一高兴啊,手里头的生意就容易谈成。老哥哥我还得谢谢道长你不嫌弃,肯与我这个俗人一道同行。

南府的人?凤华歪着脑袋想了想,呵,怕他们见到本君,高兴不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深水鱼雷]的小天使:香宝宝 1个;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香宝宝 4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1章 明火7

出于谨慎考虑, 当然更多是因为懒,凤华打算将下界后在凡尘欠下的债务归拢归拢。不然他日满天下都是他凤华的债主,说出去也怪不好听的。

于是他又朝富商道, 这位大哥, 贫道还有一事相求。

富商只将他当作修仙者, 又与南府有旧,巴不得讨他欢心, 笑眯眯摸着下颌一抹稀稀拉拉的胡须道,说,道长有什么想要的, 尽管说!

凤华便理所当然地提出了一块银角的需求。

只要一块银角?富商又确认了一遍。

只需一块。凤华颌首, 随即又将遇见的那年轻农夫名姓与所住的地方告诉富商,委托他在大宛国境内的分号伙计们帮他还了这块银角。

富商随手招来一个长相伶俐手大如簸箩的年轻伙计,一一嘱咐下去了。最后笑了笑, 对那伙计道, 记得再看看那户人家缺什么,稍微弥补些。

那伙计立即很懂地应了一声, 三两下登上泊在码头的渡船, 与那船主说好, 将口信带给东胜神洲码头来接货的伙计。

这些行商做事,一环套着一环,人情谨慎, 凤华瞧在眼里只觉得稀奇。他坐在马车内, 掀开帘子见那伙计去了船头,便好奇地问富商, 贫道欠下的只是一块银角,还债时为何却要如此费周折?

宽敞的马车内放着一张尺许长的矮几, 几上放着三碟精致点心与一壶清茶。那富商坐在他对面,替他斟了一杯茶,推给他,又执壶替自己倒了一杯,这才笑吟吟接话道,道长你是世外之人,自是不懂这些人情世故。像我们这些常年跑江湖的,五湖四海八荒哪儿去不得,凭的是什么?难道凭的是一双脚吗?不!

富商啜了口茶,沉吟片刻,望着凤华笑道,虽说道长你今后也不一定用的上这些,但今日老哥哥就与你多句嘴,这做人啊,除了得有一对会察言观色的眼睛外,还得有一条三寸不烂之舌,你讨得人欢喜,人也会给你便利。就如同称秤一般,你便故意多放个一钱二钱的,也不损失什么,做人情也是这般。便拿你还钱作比方,千里迢迢的,你巴巴地当真只还一块银角,那人虽然也不会说什么,到底有些失意,不若多补足些,看他家中缺什么家什,叫伙计们悄悄给补上一两件。如此,做人才得圆满。

谨受大哥教诲!凤华拱手,认真地朝富商行了一个礼。

富商摆手笑,我与道长一见如故,难得道长不嫌弃我一身腌臜铜臭。

不嫌不嫌!凤华这一路总算知晓了在凡间银钱的好处,因此这次笑的格外真诚,与富商在车上一路聊起风俗土仪,顺便了解当今各大洲的势力割据情况。

直到夜色沉沉的时候,富商自后厢盖翻转出一张软榻,几个伙计上来收拾了一番,很快车厢内就铺上了软被高枕。富商朝凤华不好意思地笑道,这次的货急着要送去京都南府,竟不及投宿。道长要是不嫌弃,你我可抵足而眠。

凤华拧眉,随即立即意识到这富商并没有其他意思,便笑道,不必,贫道自幼修道,只需盘腿打坐即可。王大哥你先安枕吧!

这一路,凤华除了知晓这富商姓名外,还顺带将南府情形打听了个差不离。

富商也不多推拒,以水净面后,不多时就倒下睡了。

马车厢壁内响起一连串细小甜蜜的鼾声。

凤华悄无声息地挑开马车帘子,跳下车,去后头寻伙计们牵了一匹马。他人在马背上,上半身随马蹄颠簸而轻微晃动,头顶是星子漫天,半弯明月高挂在幽幽穹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