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扣+生死桥(27)

桥,总是横跨在山水之间,丰姿妙曼,如一道不散长虹。地老天荒。

在北平,也有一道桥,它在正阳门和永定门之间,东边是天坛,西边是先农坛。从前的皇帝,每年到天坛祭祀,都必经此桥。桥的北面是凡间人世,桥的南面,算是天界。这桥是人间、天上的一道关口,加上它又是“天子”走过的,因而唤作“天桥”。

天桥如同清朝一般,在还没有沦落之前,它也是一座很高很高的石桥,人们的视线总是被它挡住了,从南往北望,看不见正阳门;从北向南瞧,也瞧不着永定门。它虽说不上精雕细琢,材料倒是汉白玉的。

只是历经了几度兴衰,灯市如花凋零……后来,它那高高的桥身被拆掉,改为一座砖石桥。石栏杆倒还保存着,不过就此沦为沼泽地、污水沟。每当下雨,南城的积水就都汇积于此,加上两坛外面的水渠,东西龙须沟的流水汇合,涨漫发臭,成了蚊子、苍蝇、臭虫和老鼠的天堂。大家似乎不再忆起了在多久以前,天桥曾是京师的繁华地,灯市中还放烟火,诗人曾道:“十万金虬半天紫,初疑脱却大火轮。”

生死桥 [壹](8)

年过了,大小铺子才下板,街面上也没多少行人。

两只穿着破布鞋的脚正往天桥走去。左脚的脚趾在外头露着,冻得像个小小的红萝卜头儿。志高手持一个铁罐子,低头一路捡拾地上长长短短的香烟头,那些被遗弃了的不再被人连连亲嘴的半截干尸。拾一个,扔进罐子里头,无声的。只有肚子咕咕响。

过了珠市口,呀,市声渐渐盖过他的饥肠辘辘了。

真是另有一番景象。

才一开市,满是人声、市声和蒸气,连香烟头也满街都是。志高喜形于色。

虽然天桥外尽是旧瓦房、破木楼和光膊赤脚、衣衫褴褛的老百姓,在那里过一天是一天,不过一进天桥就热闹了。

大大小小的摊棚货架,青红皂白的故衣杂物……推车的、担担的,各就各位了。

那锅里炸的、屉里蒸的、铛里烙的……全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志高走得乏了,见小罐中的香烟头也拾得差不多了,就在一处茶摊坐下来,喝了一碗大碗茶。口袋里不便,只好对卖茶的道:

“三婶子,待会给您茶钱。”

三婶子见是志高:“没钱也敞开了喝吧,来吧,再喝。”

“不了,一肚子是茶水。”

志高蹲到茶摊后面旯旮儿,小心地把烟头剥开,把烟丝一丁点一丁点地给拆散,再掏出一叠烟纸,一根一根卷好,未几,一众无主的残黄,便借尸还魂,翻新过来。志高把它们排好在一个铁盒上,一跃而起,干他的买卖去。

“快手公司!快手牌……爷们来呀,快手牌烟卷,买十根,送洋火!”

——他根本没洋火,事实上也根本没有一买十根的顾客。都是一根一根地卖出去,换来几个铜板。不一会,他也就有点赚头了。

好,先来一套芝麻酱烧饼油条,然后来点卤小肠炒肝,呼噜呼噜灌一碗豆腐脑,很满足,末了便来至一个黏食摊子前。卖的是驴打滚。只见一家三口在分工,将和好的黄豆面,擀成薄饼,洒上红糖,然后一卷,外面粘上干黄米面,用刀切成一截一截,蘸上糖水,用竹签挑起吃。

正想掏个铜板买驴打滚,又见旁边是切糕车子,一念,自己是丹丹口中的“切糕”啦,马上变了卦,把铜板转移,换了两块黏软的甜切糕,还对那人道:

“祥叔,往后我不唤志高,我改了名儿,唤‘切糕’了。哈哈哈!”

“得了,瞧你乐鸽子似的!”祥叔笑骂。

忽闻丁冬乱响,有人嚷嚷:“来哪,大姑娘洗澡啦……”

那是一个满嘴金牙的怯口大个子,腮帮子也很大,脸鼓得像个“凸”字。看来才唱了一阵,嗓门不大,丹田不足,空摆出一副讲演的架势,使你无法想像他是这样唱的:“往里瞧啦往里瞧,大姑娘洗澡!喏,她左手拿着桃红的花毛巾,右手掇弄着澡盆边……咚咚咚呛,咚咚咚呛……”

大个子站在一个长方形的木箱子旁边,箱子两头各拴了绳子。他一边响起小锣小鼓小镲,一边拉绳子,箱子里头的一片片的画片,便随着他的唱词拉上拉下。

“又一篇呐又一篇,《潘金莲思春》在里边,她恨大郎,想武松,想得泪涟涟……咚呛,咚呛,咚咚咚呛……”

观众们就坐在一条长板凳上,通过箱子上的小圆玻璃眼往里瞧,聚精会神的,脖子伸得长长的,急色的。拉洋片的大个子,不免在拉上拉下的当儿,故弄玄虚,待要拉不拉的,叫那些各种岁数的贫寒男人,心痒难熬,在闷声怪叫:“往下拉!往下拉!”

各自挂上羞怯的暧昧的鬼鬼祟祟的笑,唱的和看的,都是但求两顿粗茶淡饭的穷汉,都是在共同守秘似地交换着眼色。

大个子心底也有不是味儿的愧怍,好似虎落平阳——谁知他是不是虎?也许只错在个头太大,累得他干什么都不对劲,尤其是这样地贩卖一个女人的*,才换几个大子儿,但他支撑着他的兴致,努力地吆喝:

生死桥 [壹](9)

“哎,又一出,又是一出……”

志高目睹这群满嘴馋液的男人,天真而又灼灼的眼神,他想起……呸!他没来由地生气了。他觉得这样的兽无处不在,仿佛是他的影子,总是提醒他,即使光天白日,人还是这样的。志高充满憎厌和仇恨地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怪叫:“洗澡!洗澡!妈的,看你们老娘洗澡!”

然后转身朝桥西跑去。

天桥最热闹的,便是这边的杂耍场。他扒开人群,钻进一个又一个的场子找人去。

在天桥讨生活的行当很多,文的有落子馆、说书场。武的就数不尽了,什么摔跤、杠子、车技、双石、高跷、空竹、硬气功、打把式、神弹弓、翻筋斗……天桥是一个“擂台”,没能耐甭想在这儿混饭吃,这块方圆不过几里的地方,聚集着成百口子吃开口饭的人。虽云“平地抠饼”,到底也是不容易的,故每个撂地作艺的摊子,总有他们的绝活儿,也不时变着新花样。

志高钻进一个场子去,左推右撞地才钻出个空儿,只见怀玉正在耍大刀。

大伙都被这俊朗的男孩所吸引。他凝神敛气,开展了一身玩艺,刀柄绑的红绸带,随着刀影翻飞。刀在怀玉手中,忽藏忽露,左撩右劈,不管是点、扫、推、扎……都赢得彩声叫好。他一下转身左挂马步劈刀,一下左右剪腕叉步带刀,纵跳仆步。那刀裹脑缠头,又挟刀凌空旋风飞腿,一招一式,都在显示他早早流露的英姿。

刀耍毕,掌声起了,看客们把钱扔进场子里,怀玉的爹唐老大,马上又赶上场来。

唐老大是个粗汉,身穿一件汗衫,横腰系根大板带,青布裤,宽肩如扇面展开。在这刚透着一丝春意却仍料峭的辰光,穿得多,露得少。他手里拎着一把大弓,扎了马步,在场中满满地拉开,青筋尽往他脖子和胳膊绕。看客自他咬牙卖力的表演中满足了,也满意了,扔进场子里的钱更多,有几张是花花的纸币,更多的是铜板,撒了一地。

江湖卖艺,要的是仗义钱,行规是不能伸手,所以等得差不多了,怀玉方用柳条盘子把钱捡起来。

演过一场,看客们也纷纷散去。

板凳旁坐了志高,笑嘻嘻地,把一块切糕递给怀玉。

“唐叔叔。”志高忙亲热招呼。

“唔。”唐老大淡淡应一下,只顾吩咐怀玉,“拿几枚点心钱,快上学堂去。别到处野啦,读书练字为要。去去去!”

唐老大说着,便自摊子后头的杂物架上取过布袋子,扔给怀玉,叮嘱:

“回来我要看功课。”

怀玉与志高走了。

上一篇:诱僧 下一篇:不是尽力是一定要做到

李碧华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