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叫我歌神(1474)

作者:君不见 阅读记录

所以,美洲大陆的原住民,也是黄种人。

而现在,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白令海峡也成了连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唯一航道。

这样的地方,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足以滴水成冰,但今日白令海峡的两侧,位于亚洲最东边的杰日尼奥夫角,以及美洲最西边的威尔士王子角,却迎来了大批的游客。

这些游客,有来自各国的观察员,有各大媒体的记者,有追逐热点的自媒体,有冒险爱好者,甚至还有普通的游客。

可以说,四周恶劣的自然环境,把绝大部分的人拦在了前往白令海峡的路上,能够抵达这里的,都是真正的勇士。

现在,他们聚集在白令海峡的两侧,在分不清陆地和海面的冰层上慢慢蠕动着。

从岸上看过去,整个海面完全被白色的冰雪覆盖,像是被一瞬间施展了神奇的魔法,连海浪涌动的样子,似乎都冻结了起来。

平整、洁白的冰面,似乎可以开着车直接抵达对岸,但是白令海峡的下方,却有几道不同的洋流,因此海面上的冰层,脆弱而遍布着裂隙,随时可能会吞噬生命。

即便如此,还有一些勇敢的冒险者,想要乘坐雪橇,抵达海峡中央的代奥米德群岛,附近仅有的几架可以在这种温度下飞行的直升机,更是满负荷运转,像是勤劳的工蜂一样飞来飞去。

虽然是海峡,但这里却是几乎所有船只的禁区。

即便是对此没有概念的人,来到了白令海峡之后,也对眼前的一切深深绝望。

这样的冰面上,海上龙宫要怎么航行?

更不要说,从这里向北冰洋看去,一座座不知道漂浮了多少年的冰山,耸立在海面上,像是沉默的巨兽,随时打算吞噬任何胆敢驶入其中的船只。

冰面之上,只有两艘船。

两艘破冰船。

这两艘破冰船,一艘来自美国,一艘来自俄罗斯,一艘是粉红色,一艘则宛若鲜血一般猩红。

作为在冰天雪海之中的孤独骑士,破冰船就像是在冰原上开放出来的花朵,妖艳,又醒目。

其中那一艘血红色的破冰船,是隶属于俄罗斯的。

和对面的美国同行比起来,这艘破冰船简直就像是冰面上的巨人。

作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俄罗斯的水域大部分都在冰封之中,所以,他们也有着独树一帜的破冰船技术。

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发明了许多匪夷所思的破冰船,譬如核动力的破冰船。

再譬如将破冰船加上武器,将其武装化,变成破冰船驱逐舰……

在冰海之中,可以说俄罗斯点出了一条独特的科技树。

独树一帜,无可匹敌。

现在,停泊在冰面上的这艘俄罗斯破冰船,就是一艘核动力破冰船,它有超过2万吨的排水量,下水不超过五年,对面,美国的那艘破冰船,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历史,体型更是不足俄罗斯这边的五分之一。不但其技术早就已经陈旧,舒适度也早就已经落伍,和现代新建的破冰船相比,就像是一个垂垂老去的老人。

曾经的两大顶级强国,这些年各方面的实力,已经日渐无法相提并论。

但在北极圈内,谁才是老大这个问题,还很难说。

俄罗斯的核动力破冰船亚莫尔号上,一个戴着毛皮帽的男人,拿着望远镜看着远方,许久之后,他哈出了一口寒冷的空气,拿出怀里的半瓶伏特加,“咕咚咕咚”喝了两口,然后又珍而重之地收进了怀里。

他,就是这艘破冰船的船长,杰日尼奥夫船长。

杰日尼奥夫,是一个荣耀的名字。

1648年,一支由七艘木帆船组成的船队,由科雷马河驶入北冰洋,然后掉头向东。

长时期的旅行过程中,探险队失去了好几艘帆船,但终于,他们成功穿过了海峡,来到了太平洋。

谢苗·杰日尼奥夫是通过阿拉斯加和楚科奇半岛之间的白令海峡的第一人。比维他斯·白令(Vitus Bering)早了整整80年。

而杰日尼奥夫船长,就是他的后人。

而亚莫尔号本来在附近执行任务,临时被调来。

一半是为了护航,一半是为了救援。

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杰日尼奥夫船长有些不爽。

我们俄罗斯人,才是寒冷气候下的科技树之王!

一个十多岁的小屁孩,他懂得什么叫严寒,什么叫冰雪,什么叫北冰洋吗?

恐怕离开有空调的房间,他都要冻得哭着叫妈妈吧。

一个注定失败的任务,还要把他调集过来,为此甚至耽搁了他之前的任务。

而现在,杰日尼奥夫船长,就在等着谷小白和他的海上龙宫,在这无边的冰雪之前,碰得头破血流。

为此,他都没舍得把自己今日份的伏特加喝光,要留在海上龙宫破碎的时候,浮一大白。

这么暗暗想着,杰日尼奥夫船长嘴角勾起了一丝微笑,他的面上,那像是刀刻一般深刻的皱纹,宛若被冻结在海面上的层层海浪。

就在此时,天空中响起了“轰隆隆”的声音,杰日尼奥夫船长眯起眼睛,看向了头顶。

一艘来自俄罗斯军方的直升机,刚刚呼啸着飞过,而在直升机上,来自俄罗斯红星电视台的记者,正俯拍着下方那一片白皑皑的冰雪海峡。

谷小白要携带海上龙宫前往俄罗斯的消息,虽然不对外卖票,也不拍卖转播权。

但丝毫不比当初的天空音乐会影响来的小。

许多人都在拭目以待,想要看看在被美国制裁之后,海上龙宫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出来,谷小白还有什么技术?

而海上龙宫,到底怎么破开冰面,驶向冰洋?

就在此时,远方,传来了轰鸣声。

无数的人踮起脚尖。

来了!来了!

第1598章 海天冲突

对面,美国的破冰船上,来自美联社的记者怀尔德哈了一口气,把自己手中的摄影机举了起来。

在他的身边,另外两名同事,也缩着脖子,磨磨蹭蹭地把各自的设备架了起来。

一边准备拍摄,他们还一边嘟嘟囔囔骂骂咧咧。

“这该死的鬼天气,竟然让我们等了这么久。”

“中国竟然不允许我们到海上龙宫去采访,他们这是在妨碍新闻自由!”

“为了这次采访,我连滑雪计划都取消了,我和艾丽都已经计划了好久……”

怀尔德有点不爽道:“行了,都闭嘴!先把活干完,OK?”

“这个暴君……”

“我不能在这种状况下干活,你这是罔顾劳工基本保障……”

“种族歧视的混球……”

几个同事骂骂咧咧的,终于算是把准备工作做好了。

作为一名老派的老记者,怀尔德其实对自己的这些同事们,真的是毫无好感。

这几个同事,天天把种族、男女平等挂在嘴上,干活出力的时候一个个缩头比谁都快,叫几句反对种族主义的口号,采访点社区冲突的新闻,就想着拿普利策奖。

怀尔德选择同伴的时候,选来选去,发现自己竟然无人可用。

曾经的美联社,是何等的伟大风光,而现在,这家世界上最大的通讯社美联社,被这些跳梁小丑,搞得像是一个笑话。

而当初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苏联解体时,深入后方,采访前苏联的官员、士兵、平民……

也曾经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拍摄照片,甚至采访过一名敌对的势力的首领。

他一直固执的认为,将不为人知的东西展现给人看,这才是一名记者应该做的事。

或许正因为这种追求,现在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依然奋战在最一线。

而现在的这些年轻人,除了谈政治,除了搞政治正确之外,似乎早就不会另外的生活方式。

难怪现在的美国,越来越让人失望。

特别是在前段时间,美国制裁谷小白实验室的那些科学家时,身为一名老牌的美国人,怀尔德有一种感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