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怪谈:不存在的都市传说(1263)

作者:二进制剑仙 阅读记录

到时候你告诉他们:‘我可是养了你们好几个月!’,人家根本不会理会你的!”

他们同时点头,十分认可这个说法,他们认为人性就是这样的,他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对“那些人”的主观揣测而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并未意识到如此判断的产生并非因为理智,而仅仅是因为傲慢。

“到了那时候,粮食已经被陈宴浪费去养那些暴徒了,咱们自己都没得吃,这才是最难受的,你花费自己的资源去做慈善,对方没吃的就立刻反咬你一口。

都末日了,谁还跟你讲什么礼仪道德恩情事故呢?谁最先想要做到的事情都是活下去啊!”

“我同意这样的观点,泥腿子们的确是这样的。”

“这么解释,倒也不是说不过去。”

“嗯,所以啊,这不就是咱们聚集在这里的原因吗?让一个人牵头,争取一些自己的利益,拿回一些本该属于自己的粮食——

咱们没什么错!错的是陈宴!他手探得太长了,就需要被打一巴掌!”

“其实吧,他倒是也说过想办法寻找生产粮食。”

“嗯?我怎么不知道?”

“你不知道的太多了……他们开会的记录都传到他们公司网站上了,你自己去翻。”

“哦……”

“是这样的,他们已经讨论过这些事,而且他的那群智囊团也给过比较具体的方案——

重启岛链上的矿业岛屿上的采矿场,建立矿物开采运输线——用之前从星链得到的科技开采、运输和加工矿物,将矿物变成建设材料。

然后,同样是用星链得到的科技来重构农业,使用矿物制造成的建设材料构建农业基础构架,分出来机械蜂巢的两到三层来进行作物栽培。

——仓库里还有很多储存的种子呢,那些种子被陈宴重点保存了下来——

栽种种子,用温室大棚进行培养,建立堆肥设施和相对应的给水、排污管道和配套的供电系统,如果事情真的能够开始实施,他们预算大概只需要半年时间,机械蜂巢就能吃上自己栽种的粮食。

这种做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日益严重的排泄物污染问题。

至于机械蜂巢中越来越少的氧气含量,他们当时说了很多种获得氧气的办法,围绕的科技核心就是分解藻类产生氧气——

他们准备向机械蜂巢之下被冰封的海域进行探索,收集藻类建立菌藻产氧设备。

问题在于菌藻产氧设备在生成氧气的同时会产生细菌,造成氧气被污染的情况。

氧气这玩意儿比空气轻,被制造出来之后肯定要向机械蜂巢上层上升的,到时候那些污染氧都是被咱们呼入了肺部,到时候得了病怎么办?

听说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一种名为“菌肺病”的疾病,发病的时候整个肺部都变成了黏糊糊的粘液,肺部组织病变了,变成类似沼泽一样的东西了。

我身体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他们如临大敌,疾病对他们而言是少数能够让他们产生敬畏的事物之一,他们因对疾病的恐惧而丧失了一部分理智,以至于无法进行客观且正确的思考了。

“大家都对这种制氧方法的坏处感觉很棘手,所以当初心照不宣的合作起来给了陈宴一些压力,这计划就被暂时搁置了。

如果无法解决污染氧的问题,菌藻制氧就只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星链的科技解决不了污染氧……缺乏氧气的问题吗?”

“看你说的,星链传过来的科技才多少?

当初星链建设的时候就和帝国本土发生了冲突……这么说吧,当初星链建设的时候,就因为资源分配而发生了了很严重的博弈,以至于那时候帝国互联网都和星链互联网完全分隔开了——网络被分隔开这件事,你们总是知道的吧。”

众人随声附和道:

“的确如此。”

那人继续说道:

“所以星球本土和星链脱节很严重,星链上的那些人碍于面子,也基于利益交换,把一部分科技传输给了岛链,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真正实用的东西,人家是不会给你的。”

这句话说完,大家的情绪都还挺低落,他们得知了这一事实之后表示了愤慨,但也仅仅只是愤慨而已,他们并不会,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出头去解决什么。

“你接着说啊,还有其他让机械蜂巢继续在末日中生存下去的措施吗?你刚才说的那些,听着也还挺靠谱的。”

“呵呵,靠谱吗?你听完就知道了。”

“按理说,除了会产生污染氧的菌藻制氧之外,剩下能制造氧气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溶解冰块通过电解水制氧,比如电解水更进一步的高压制氧,比如制造氢气发电机组,再比如极端情况下用污水制氧……

制氧的方法很多,但任何制氧办法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制氧是离不开电力的。”

说到电力,在场众人都沉默了。

电力是陈宴拿捏众人的最强手段之一,是全机械蜂巢内所有人的软肋,在天启降临之前,整个机械蜂巢的一切基础设施几乎完全围绕电力工业产生,整个社会严重依赖电力来维持日常运行。

天启降临之后,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下线,电力供应大权被陈宴一手独揽,任谁在聊起民生相关产业的时候,一旦提及陈宴,都要气短三分,就是因为陈宴掌握着整个机械蜂巢的电力供应,只要和陈宴起了冲突,陈宴仅仅是用“断电”这样的手段就已经让人足够难受,也足以让人妥协。

——陈宴并没有做过这样的事,这是大家直到今天才对陈宴采取极端手段的原因。

自从他们知道陈宴是个情绪稳定,且脑袋正常,动机明确的人之后,他们才放开手脚开始搞事。

“当初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开了一个将近一整天的长会,我没到会上,是后来看了录像,才知道问题有多难解决。

且先不说制氧或者启动农业建设本身是否可行,仅仅说准备工作,就是一大难题——

谁去把管道建设在水下,又是谁冒着随时被冻死的风险去往其他岛屿,冒着饥寒交迫的风险重启采矿场,驻扎在其他岛屿管理工厂和流水线呢?

我们需要的可不仅仅是如此而已,我们还需要人去修复机械蜂巢——你们恐怕还不知道吧,机械蜂巢北侧的一块大型玻璃天窗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冻裂,要是这块玻璃爆了,至少有三个大区的人都要往其他位置转移。

这事情现在都还没人去做呢!”

众人都对此噤若寒蝉,眼观鼻鼻观心,一时之间全都不接这个话茬了——

没人想和这种麻烦事沾上关系,反正迟早会有人去做的,机械蜂巢这么大,能人异士那么多,还找不出来一块补玻璃的了?

只有说话之人尚存三分良知,他接着说道:

“除了这些之外,等以后真能建了温室大棚,还得有人去大棚里顶着高浓度污染氧打理农作物的,咱们是有口罩,但存量不多,总会用完的,到时候甚至可能还需要有人去人工处理堆肥,因为咱们目前没办法建成自动化流水线,机械蜂巢根本没那个产业,产业都在岛链的其他岛屿上。

至于收集海冰,这就又是一个辛苦活,还是那个问题——先前物流中心只作为中转站而存在,而没有相关产业,虽然有加工制造厂,但产业链缺失严重,不可能建造出能够收集海冰的智能机械设备。

就连万不得已才必须启动的菌藻制氧,也是不容易做到的——机械蜂巢可没有那么多的隔离服,谁去下水收集藻类呢?

我所说的这一切,可都是九死一生的活!

——这一切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平常是不太难,可现在当真是要拿命去填的!”

顿时有人对他的言论产生了不满,在场的各位在提及这些事情的时候总能保持充分的理智,同时表现出了绝佳的演技,好让那些看似愚蠢的观点让其他人认为自己真的是这么认为的:

上一篇:顶配替身 下一篇:小满胜万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