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怪谈:不存在的都市传说(1264)

作者:二进制剑仙 阅读记录

“机械蜂巢有五十万人呢,说多不多多少不少,总会有人去做这些事的!

你不知道陈宴已经发布了某种类似货币的东西吧?

以后等这东西流通之后形成了市场,自然会有人出卖自己的劳力。

机械蜂巢五十万人呢!脏活累活有的是人干!”

刚才拉低气氛那人悻悻道:

“如果能这样,就是最好。”

一个同伴用似笑非笑的语气说道:

“我听你这意思,还挺支持陈宴的。”

这人急忙否定道:

“决然没有,陈宴收缴了我整整三个大房间的物资,我恨他恨到了骨子里!”

大家接下来痛斥了陈宴,虽然语气里满是嫌恶和不耐,但眸子里没有半点仇恨。

一切都是生意。

谁当了真,谁就出局。

另一人低声道:

“你们是不是忘了现在是末日了?末日啊……原本就残缺的资源用一点少一点,无论是陈宴还是维克多·柯里昂,即便到时候真的会做这些事情来维持机械蜂巢的运行,他们能保证在资源用完之前,做到让机械蜂巢拥有自给自足的能力吗?

我是说,最起码能完成第一阶段的物质循环,最起码凭借科技能饿不死人了。”

大家对此都不乐观:

“难说,问题太多了,且不说能不能完成物质循环——远的不说,只说近的,即便现在机械蜂巢限电,陈宴他还剩多少矿石能燃烧?剩下的矿石还能供应多久的电力呢?

如果真如你们刚才所说,机械蜂巢要继续进行建设,就必定要维持电力不能中断才行,哪来那么多电呢?

陈宴这次出去重启反应堆,要是成了皆大欢喜,可他能成吗?那得多难啊!”

重启反应堆为何难?

在场的各位各自有各自的见解。

他们共同的观点之一,是“冰天雪地”中的一切都是危险的——这种盲目的观点来自于对天启的恐惧,和他们被海啸击垮的心态。

他们比较理智的观点:从另一方面来看,陈宴既没有能够控制反应堆的工程师,又没有相关的运营团队,最关键在于从前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是数据生命图灵在运营的,图灵比人类强得多,还是一整个团体,在他们的认知中,图灵已经离开了,那么陈宴凭什么操控反应堆本身呢?

从哪个方面来看,陈宴都不可能做到这件事。

大家对此持有很悲观的态度。

一人小声说道:

“陈宴让一个研究裂变反应的人去重启聚变机器……不会炸了吧?”

大家心里都没谱:

“谁知道呢……炸了大家一起完蛋!”

他们并没有学习和了解过相关的知识,无法判断出这件事的走向,只能凭借自己的好恶进行无端的猜测。

又一人出于某种坏动机把事情扯了回去:

“那些泥腿子,怎么保证他们去做那些危险的工作呢?

肯定得给他们更多食物,可只依靠食物就要让他们去卖命,我估计他们多半是不同意的……那些人虽然不知道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也看不到未来要去往何方,但本身并不愚蠢——他们之中聪明人不在少数。”

大家又是一番讨论,只感觉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困难。

“这么多的问题,大团长来了……不……除非是圣光亲自降临,否则谁都解决不了!帝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时代能解决这么严重的问题!”

“所以啊,最靠谱的办法就是等待——等待星链上的人找到我们!”

“如果星链的人找不到我们呢?”

“谁知道呢……等等吧,再等等,天塌了个高的顶着,这种大事还轮不到咱们操心!”

他们说完,又开心的喝起酒来。

他们在讨论这些事情的时候,已经完全忘记,天启要灭世,可海啸仅仅是天启的一部分,而并非天启的全部。

第1088章 拯救者(五)

此时此刻。

机械蜂巢外不远处的海域底部,海底光缆所在的隔水通道内。

已经停用的机务段中控台前,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的陈宴在亚当的帮助下调试好了程序的参数,然后对着对讲机说道:

“完成了,请开始运行。”

随着对讲机内传来一声“收到”,海底通道之内引擎声响起,霎时间一片灯火通明!

陈宴擦了把汗,看着远处已经隐隐能够看到尽头的剩余甬道部分,开心的说道:

“谢谢……多亏了你!”

亚当的声音从他的手里传了出来,语气中并没有类似愤怒和仇恨之类的感情存在:

“我依然很好奇,你为什么要为那群人做这么困难的事呢?”

亚当显然无法很好的表达自己的内心:

“值得吗?”

陈宴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收拾好工具向下一段需要做程序参数调整来进行电力输出同步的甬道走去,同时说道:

“我曾经在机械蜂巢遇到过一个男人,那男人和大多数男人一样因为天启失去工作,待业在家。”

他像是想要给亚当做解释,但并没有说任何关于解释的话语,完全答非所问一般诉说着莫名其妙的男人的故事:

“那时候我正在他们的社区统计失业人数,想要做出一个具体的失业人员名单,机械蜂巢的人们大都失业了,因为已经几乎没有任何产业能够在海啸之后立刻恢复运行。

我强行让一些企业和作坊重启运营,虽然很勉强,但好在有大家一起来帮忙,在大家一起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之后,事情的结果还算不错——机械蜂巢的重要基础设施重启了一多半,运营这些基础设施的企业和小作坊得以容纳了一部分的劳动力……虽然不多,但总算是有些成效。

关键在于,这样一来,我就可以顺着某个基础设施,通过某些企业,顺藤摸瓜的去恢复这个企业所代表的一整个产业链。

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一旦恢复,就能容纳更多的就业,人们就能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食物——这是我一开始的构想,也是在后来的无数次讨论中被大多数人肯定过的。”

他把扯远了的话题拉了回来:

“那个男人……很普通的男人,原本是个机修工,没受过什么教育,也没什么大本事,喜欢吹牛皮,时不时还会凶老婆孩子,这样的男人在机械蜂巢还有很多,没受过教育的大多数男人都是这样,受过教育的也有一部分是这样。

我那时候整理出了一个报名表,表上列出了一些以后可能要进行的危险作业,把表贴在社区里,那个男人就看到了。

那表上并没有适合他的工作。

于是那个男人找到我,问能不能给他找一份工作——他以为我是社区的服务救助人员——实际上我当时确实在做着这份工作——我告诉他,现在工作机会不多,都是卖命的辛苦活,而且可能会损伤身体,你行不行?

他显然忍住了内心的不耐烦,对我说,他以前拿过机修厂里很多次技术比武第一名,但凡是机械和电气上的东西,他多多少少都能做一些,他还补充说,即便做不了,也会学的很快。

我告诉他,现在有一份很紧急的工作,就是去机械蜂巢底层的供电室去修和反应堆对接的特高压电缆,现在没通电,倒是不担心触电危险,但那地方很冷,即便我们会提供棉服,也很有可能受到冻伤。

我本来是想劝退他的,那份工作的确很危险,我准备自己去做,这么说出来只是为了面子上好看,不打击他的自尊心。

谁知道,他听完之后竟然问我,去了有什么好处?

这样平凡的普通人,竟然会存在面对如此危险工作的勇气吗?

我来了兴趣,于是告诉他,好处就是能得到一份Z集团正式员工的合同,可以得到Z集团发放的新货币作为工资,且从此以后吃住全包——我特意强调包吃是包一天三顿,五天一顿肉——且如果有孩子的话,孩子以后上学和找工作的时候,Z集团都会优先考虑——我再次特意强调,这些东西是写在合同里的。

上一篇:顶配替身 下一篇:小满胜万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