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锦的年华(103)

白晓峰蹲在火堆前,忙的满手是血,这时就快乐的问道:“小王爷,你什么时候回土旗啊?”

三锦攥了一个小雪团,走上前去塞进了白晓峰的脖子里:“我得罪了日本人,回不去啦!”

白晓峰立时回过头来:“那你要上哪儿去?”

三锦直起腰来拍了拍手:“去苏旗,跟德王。”

白晓峰手持一把滴血冒热气的雪亮尖刀,对着三锦愣了半天,末了突兀的一笑,点头说道:“好。”

然后他转回身去,继续处理那羊。

三锦在火堆旁站了好一会儿,后来见那羊似乎是永远不能烤熟,便百无聊赖的回了蒙古包,守着火盆盘算心事——正是出神之际,外间忽然“嗷——”的响起一嗓子,把他吓的身体一抖;仔细听去时,他辨认出那是白晓峰的动静。

白晓峰在唱歌。

三锦听不懂蒙古话,不知道他唱的是什么,只晓得他是在扯着喉咙高歌。歌声遥遥的传出去,在草原上无形的蔓延开来,颤抖嘹亮的,带着一点狂喜的洪荒气息。

三锦站起来走到门口,把头从帘子缝隙中伸出去厉声喝道:“别嚎了!草原上有狼的!”

第64章 白晓峰之子

在一个寒风呼号的午后,丁队长到了。

他身边带了约有一百来人,非常自觉的在四子王旗外围找地方安营扎寨了。顶着一头一身的雪花站在蒙古包里,他是一如既往的镇定:“司令,我来了。”

三锦本是站在他面前的,此刻就一屁股坐了下去,同时呼出一口气来:“你可算来了……巴达荣贵是从赤峰折回去给你送过信的,这都早就赶上来了,你怎么这样慢?急死我了!”

丁队长拍拍身上的霜雪:“我说我们是你的私人卫队,可是唐先生和沙参谋长都不承认,不肯放我们走。我没办法,和他们周旋了好一阵子,最后才分批跑出来的。”

三锦又一跃而起站回他面前,探头问道:“有没有伤亡?”

丁队长摇头:“也就少了二十来人,枪、子弹、马匹都在,不算有大损失。你在信上提起的那个钱箱子,也让我整个儿的带过来了!”

三锦上前搂住丁队长,乐的好一顿摇晃:“小丁,你厉害嘛!不错不错,好样儿的!”

丁队长依旧淡定,也觉着自己干的是不错。不过站稳之后,他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来:“你让我给严司令发电,我发了,但是那边回电,说是严司令本人一直在大连。我听说——听说啊,严司令在大连,好像是和奉天市长家的小姐好上了。”

三锦听了这话,就像兜头挨了一闷棍似的,可也没什么激烈情绪,只支吾着答应了一声,又含糊骂道:“这混账没有一点正经事!”

如此过了两天,三锦那五百来人也就陆续抵达了四子王旗。三锦打开钱箱子,一人发了十块大洋,然后就带着他这一队政治资本,启程前往苏旗附近的化德县去了。

化德县距离苏旗德王府很近,比草原上繁华许多,是蒙古军总司令部经常活动的一个地方。德王想自己把三锦带在身边也没用,就给了他五万元满洲票子和一部电台,放他出去自行招兵,尽量凑出一个师的规模来。

三锦拿了钱,先在县城里给自己找了一处房子住下。房子的格局类似四合院,虽然不大,可是方方正正,称得上体面干净。他的心腹爱将丁队长把小老婆接了过来,也在两条街外找地方安置下来了。

三锦的心情渐渐平静起来。

坐在窗明几净的家中,他接待了几位从马家屯军校中投奔过来的学生。学生们本来就拥护这位小校长,先前听说他被日本人逼走了,自然是义愤填膺;后来听说他到苏旗组建蒙古军队了,就更像是受了煽动一般,登时便情绪激动的追随而来了。

三锦一方面享受着这点爱戴,一方面又觉着有点为难——眼看就是新年了,这几个小子孤身前来,可怎么安顿呢?

他微笑着边敷衍边思索,又留这几人吃了晚饭。吃饱喝足一放筷子,他有主意了!

他一个学生给了一百块钱,然后说道:“这些钱你们拿去过年;等年后开始招兵,你们去,招一百人,我放你个连长;招一千人,我放你个团长,德王爷管军饷,听明白了没有?”

学生们相视了一眼,这回真激动了,一齐起立敬了个军礼:“听明白了!”

打发走了这几个毛头小子,顺带着又派出去了征兵的差事,三锦感到十分轻松。

人一轻松,就容易生闲心,就容易胡思乱想。三锦现在除了一点钱和一点兵之外一无所有,没什么可牵挂的,除了严云农。

上一篇:民国遗事1931 下一篇:理还乱

尼罗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