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31)

四月的汤口镇,是个很宁静的小镇。假如没有黄山存在的话,估计每一个月它都会很宁静。这儿还比较凉快,空气很好。从武汉过来的话,还是能感觉到一些温度的差别。不过可能只是干净的空气和浑浊的空气的差别。

生嫩的蘑菇,青菜,荤菜很少。不过这些素菜吃起来和一般的不一样,要鲜嫩上很多。水土问题吧。

他步出饭馆的那一霎,刚才跟了他一个小时的阿婆又出现了。说着他不太听得懂的话,半天了他才听明白:“刚才有几个跟你一样的小伙子住到我们家去了。我们家可好了,又便宜,一个晚上才十五块钱。”

他再度谢绝了那个阿婆,阿婆在他身后远远跟着,直到他坐上去黄山脚下的那趟车时,回过头,还是能看见阿婆张望的身影。

宋元忽然觉得,十五块钱可能很多也说不定。

他在五点的时候到达慈光阁外,售票的地方。

黄山在汤口镇看的时候,感觉并不太好,有一部分是秃的,像是火烧过的荒山。不过近了才发现那是非常巨大的岩石。是他长这么大没见过的岩石山,气势惊人。于是他又发现了自己的无谋。他连相机都没带。

门票130,学生价只要65。他买票时售票员说马上就要关门了,天要黑了,肯定爬不到山顶,问他还上不上去。

宋元说我在半路上睡就可以了。

往上爬的过程还是比较艰辛的。尤其是天渐渐黑了,还没有看见水源的时候。他发现顺着阶梯往上的那一路,几乎见不到水源。在汤口镇他买了2瓶1500毫升的水,但是假如没有水源的话,爬到山顶之前,这些水是不够的。可能只能买了。只是包里储存的水太多的话,爬山的体力上会有些麻烦。

这是个很清净的时段。他一路往上爬,可以见到几个走下来的挑着担子的当地人,但是没有见到一个游客。他经过了一两个卖零食,卖连心锁,也卖水的小摊子,有些摊子已经没人了。最后看见的一个摊子的主人看样子晚上要睡在山上。宋元询问了前方水源,知道就在不远处后,终于松了口气。

只是在山脚下而已,有些路段已经很陡了,可以在60度左右。那些路段转过头的话,就担心重心会不稳,会栽下去。上了那样的陡坡之后,回头看,就可以看见很开阔的一片视野。走过的山坡都在脚下,连绵出去,春末的山间还有一些盛开的梨花,雪白的,很美。

趁这个机会,把那该死的生化抛在脑后吧。

水源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了眼前。那是顺着或大或小的石头缝里留下来,聚集在一个满是石头的洼地里的一潭水。由于流动的速度有些缓慢,水的表面看上去是静止的。但是很干净。

顺山而上的石梯在此时刚好多出了一处平台。想必也是为了让游客可以在水源边上好好休息。

天色已经黑了。把营地灯打开,搭起帐篷。黄山是不能生火的,刚才才在镇里打探到这一点的宋元只好买了很多干粮,他那个占了登山包许多体积的炊具估计也要来回地白白背了。

等到帐篷搭好之后,他坐在地上,看着刚才走来的石阶。天黑了以后,看不了多远,只能看见十几米外的地方。拿营地灯照照,黑乎乎的山谷里朦胧出现了草木的影子。

四周非常的安静,甚至没有鸟叫。只有风的声音。风有些冷。掠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声音。汗了一身,单穿着一件长袖T恤的宋元觉得有些冷了。

他钻进帐篷,在铺好防潮垫的地上取出睡袋。

那一夜是非常冷的,由于总是在暑假出去玩,以往他很少在春天去登山。原来山里的春天夜里这样的冷。像是武汉的冬天了,被子都盖不暖身子。

不过,总比在寝室对着生化书要强,入睡前缩成一团的宋元模模糊糊地想。

第二天清早,他收拾好睡袋和防潮垫,拉开帐篷的拉链时,很惊奇的发现已经有几个人坐在帐篷外的花岗岩石椅上休息了。看他们的样子,和他是一样的学生装扮,除了其中一个人背奥索卡的和他一样的背包外,其余人背的是统一的日高的登山包,估计是哪个学校的登山社吧。

大部分的人穿的是普通的棉T恤,休闲裤和运动鞋,其中只有一个人是全身登山的装扮--哥伦比亚冲锋衣加上奥索卡登山裤,还有the north

face的登山鞋。太夸张了。宋元从帐篷里爬出来,心里想,又不是什么雪山,这种天气爬个黄山穿成这样,真是太夸张了。

那个夸张的人喝完水,抹了抹嘴,看见宋元站在帐篷前,很有兴致的打了招呼:“嘿,你好!”

上一篇:长似初相识 下一篇:柳氏药师堂

控而已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