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历史直播,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167)

作者: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所以我们遍览史书,才能看到征和元年之后,皇太子所遭遇的近乎歇斯底里的攻击——征和元年,巫蛊事发,杀丞相公孙贺,其子公孙敬声,全家没为奴隶;数月后,卫皇后女诸邑、阳石二公主、卫青长子卫伉牵涉案中,被诛;元和二年,江充称“蛊气未清”,请皇帝移驾甘泉,遍掘未央宫内外,最终以桐木帛书诬陷太子、皇后,急切欲置之死地,终于引爆了巫蛊之祸。

整场变故可谓凌厉、凶狠、不留余地,区区两年的时间里,以巫蛊而生事的酷吏们便诛杀了一个丞相、两个公主,两位列侯。罗织下狱的大臣数百,号称“朝堂一空”;而风浪最终波及到与天子敌体的皇后乃至储君,引爆出的冲突几乎改变了整个汉朝的历史。

这种攻击是癫狂而毫无理智的。说实话,如若真要清理丞相、列侯、公主,乃至太子、皇后,即使强力如汉武帝,也得小心谋划,徐徐图之;而急躁到在短短一两年内走完全部流程,除疯癫与狂热之外,所能窥伺到的,恐怕还有重臣酷吏们走投无路的那种绝望。

是的,走投无路。如若以武帝晚年的局势判断,那么他所亲近信任的大臣看似荣华显贵,但实则已经是日暮途穷,再也无路可走——改弦更张则不容于武帝;逢迎皇帝则不容于太子。即使狗急跳墙,冒险把太子作掉,也很难保住性命——以武帝的英明,会容忍害死他儿子的人么?

所以,到征和二年的时候,他们唯一的指望就只有巫蛊之祸了。趁着皇帝在病中一时的昏聩、迷信、神志不清,快刀斩乱麻的以巫蛊解决掉太子——不,以巫蛊解决太子都太过冒险,设若皇帝怜子之心一动,依旧是必死的局面;若要保全性命,就必须切断一切父子间缓和的可能。

譬如,逼太子谋反。】

偌大的殿中哐当一声巨响。甚至招引来了殿外模糊的惊呼。但殿中的皇帝一无察觉,踢翻酒壶后反手拔出长剑,当啷将软垫斩成两半!

他手持长剑呼呼喘气,鼻息比牛更粗重。在咬牙切齿的狂怒中皇帝目眦欲裂,双手几乎都在愤恨中发抖;但目之所及都是太庙内庄严的摆设,委实没有可以给他砍了泄愤的杂物。辽阔大殿之内,唯有列祖列宗的眼神虚无缥缈,平静的看着这个翻了车的不肖子孙。

皇帝,皇帝为这样的目光所围绕,忽的手上一颤,当啷丢下了长剑。

他软软跪坐于地,在火烧火燎的愤怒之中,只能勉强吐出一句喃喃自语:

“……呵,倒是朕小瞧了他们。”

文法酷吏,兴利之臣,固然是开拓四夷的利刃,但锋芒太甚,居然还有这样弑主的才智!

他失算了,他失算了,他居然失算了!

【正因如此,我们才会看到史书中怪异的记载。江充等意欲构陷太子,但在缴获了所谓巫蛊的“木人”、“帛书”时,他的反应居然不是快刀斩乱麻的迅速奏报,而是宣扬“太子无道”、“将反”,仿佛生怕握有重权的太子没有反意。而等到太子真被逼反,环绕在甘泉宫的文法酷吏乃至宦官们立刻形成了强硬的团体,一致向皇帝封锁消息。尽管皇帝本人将信将疑,但环顾左右,居然看不到一个为太子说话的声音,甚至连派出探查的使节与宦官都半路折返,直接声称“太子已反”!

到了这个地步,用简单的争权夺利乃至争储已经很难解释了。如若真有某位皇子的母家有这样勾结内外隔绝皇帝音讯的本事,那恐怕图谋的也不该是太子,而该直接解决皇权。汉武帝是英明而睿察的君主,能被他选在身侧侍奉疾病的大臣必定分属于不同的势力,犬牙交错,彼此制衡,最大限度维护皇帝的威严。理论上他们绝无联合的可能

而现在,理论上绝无可能的联合出现了。各门各派的大臣摒弃了所有的利益之见,决绝的切断了皇帝与太子的联系,联手推动了帝国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场惊天巨变。

换言之,这不是在争夺什么利益,这是数十年来被皇帝震慑、恐吓、逼迫,乃至走投无路的大臣,给至尊父子最强也是最惨痛的打击。

——被pua得实在太久,压榨得实在太多,那兔子也是会蹬鹰的。

某种意义上说,巫蛊之祸虽然冠之以巫蛊,但巫术不过只是引发皇帝疑心与迷信的火苗而已。考虑到大臣们的恐慌与愤怒已经像薪柴一样累积如山,即使没有这小小的火苗,又能改变什么呢?究其本质而言,矛盾的根源都不在于太子,而在皇帝——皇帝为宝贝儿子规划出了宏伟而灿烂的新时代,但在新时代中没有位置的那些人,终于以自己的血与愤恨发动了最为惨烈的报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