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历史直播,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253)

作者: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再说了,干得好还能调回中央呢!

更何况,皇帝所允诺的辽东官吏职位,还基本是专为齐鲁诸地量身打造的编制扩招。其余诸地就不说了,房玄龄对齐鲁的民风可是再熟悉不过了——要是让他们知道打下辽东半岛后能有个吃公家饭的机会,那搞不好会把高句丽国王的骨头都给嚼了……

陛下,这是不是太狠了陛下?!

房相公不敢答话,只能俯首称是。

·

眼见房相公与魏相公退到殿中撰写旨意,皇帝在御座上沉吟片刻,终于抬手招来了太子。

先前君臣议论,太子全程默默侍奉在后,不过是一个观政的背景板而已。而今宰相退后,才是君臣父子间交心的时候。

皇帝也不遮掩了,直接了当开口:

“听懂了没有?”

“明白了一些。”太子恭敬道:“只领略到阿耶一点深谋远虑而已……”

皇帝微微一笑,却摇了摇头。

“不要再说这些空话。”他道:“我的确是想得很多,竭尽全力为你考虑,但事事不能十全十美,朕筹谋再多,总有疏漏,你明白么……”

眼见太子微微茫然,皇帝终于直言点破:

“朕改革国子监也好,调任地方也罢,都是在磨砺官吏的能力。但这些学了算学农学百家诸学,又真正在基层打过滚的监生,如果将来真的磨砺出来了,你能驾驭么?”

“说直接点,你能不能看懂他们的奏报?!”

太子的眼迷惑的开阖了数次,然后终于慢慢的……瞪大了。

——是的,如果说文章辞藻经义辩论还可以强词夺理望文生义,那算学,算学之类,只要不懂,可就真是一点都不懂……

换句话说,要是皇帝没几把刷子,在朝政上可就真是个清澈见底的文盲了。

眼见爱子由恍惚而至惊骇,皇帝终于点了点头。

“多向李、傅几位先生请教吧,功课绝不能落下了。”圣人轻描淡写的说:“对了,朕从天幕处换了一件好东西给你。”

眼见御座旁宫人手中以黄布包裹的长方形物事,太子殿下在心神俱丧魂飞魄散之余,终于咬一咬牙鼓起怒火,决定发动最惨烈的报复:

“陛下,臣想着,兄友弟恭,手足情深,这样的赏赐,怎么敢一个人领受?”

·

“——这是?”

“这是太子殿下亲手密封的礼物。”东宫的使者恭敬躬身,双手奉上金盒:“命臣一定要送到公主手中。”

长乐公主李丽质一脸茫然,但终究是行礼谢过长兄的厚礼,小心揭开了金盒:

锦盒内是一本鲜丽光亮的厚书,艳红字体先声夺人:

《五年中考,三年模拟》

标题下面则是太子法度严谨的楷书:

【自学第一页到第二十页】

第72章 大唐后事谈(五)

因为平定西域之战势如破竹,战后诸事顺遂,贞观六年十二月,随行督军的李道宗及李丽质叔侄便带队返回长安,预备到宫中过年。

虽说是奉命督军,但毕竟长乐公主年纪尚幼,全程不过是在凉州本营随叔父一同整理战报而已。如今随行回京,自然要顺道拜访驻守兰州的陇右道大行台尚书左仆射杜如晦杜相公。

贞观三年以来,杜相公风疾数次发作,渐渐不能视事,乃至病重垂危。以圣人所得之天书而言,这风疾似乎与饮食及气候息息相关;而长安湿热难耐,对风疾实在大大不利;皇帝因此怜惜老臣,特意将杜相公任命为了使相,长居于干爽开阔的兰州总理陇右及西域一切事务,顺带调养身体。

这样声名赫赫的开国功臣,纵使皇嗣宗亲亦须礼敬。故而李道宗谦逊之至,带着长乐公主拜访杜相公私室时,不但坚决不让杜公起身行礼,还主动命长乐公主执晚辈礼,向杜公问安。

杜如晦也不是拘泥小节的人,推辞数句后便坐于榻上休息。只是榻边小几上依旧是堆积如山的公文纸张,显然杜相公绝非优游自在高蹈世外的逍遥派,即使皇帝特意为他预备了这个养老的职务,他依旧是改不了往昔的内卷爱好。

“老臣能见到两位殿下的玉容,实在是欣喜而不自禁。”杜如晦咳嗽着说道:“唉,老臣衰朽之至难以理事,而今忝居此位,实在是有负陛下的重托……”

李道宗赶忙奉承:“相公说的哪里的话?西汉时汲黯卧而治淮阳,天下称贤。而今我等途径凉州、兰州各郡,所闻都是诗书之声,所见都文质彬彬的大治之相,相公的才能,不减于古人啊!”

这话一半是恭维,一半却也是实情。凉州兰州毗邻西域,南北朝时常为五胡所踞,故而士民都沾染了胡风;数年前御史还曾上书禀告,称此处百姓好勇斗狠,喜厮杀而厌诗书,俨然是腥膻已久,浑无半点华夏气象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