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历史直播,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392)

作者: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数年之间反复推敲,女皇不但意识到了天书那视皇权如无物的绝对工具人态度,更敏锐察觉了天幕看似公平中立外表下隐匿深刻的立场——某种狂热而不可遏制的,对所谓“先进生产力”致命的向往。

为什么要连篇累牍,不厌其烦的阐述历朝历代的技术进步?

为什么要不吝赞美,以那样冗长的篇幅歌颂推动技术进步的渺小人物?

为什么要一咏三叹,乃至于以近乎痛心疾首的姿态,回顾所谓的“李约瑟之问”?

——还有,什么又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女皇要是再察觉不出个所以然来,她就不配在皇位上坐着了。

诚然,历史应该是由天下人的合力所主导的。但在历史的进步——尤其是自然科学史的进步中,某些要害人物的抉择,却又真是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乃至于可以到一言而兴亡天下的地步。所谓人与人的差距比人与狗更大,这在某些严酷考验智力的科目中,已经不是笑谈,而是常识。恐怕任何一个深入到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者,都能在经验中迅速认清现实,痛苦体察到自己与真正的天才巨佬之间那种至深至高莫可逾越的恐怖沟壑,残酷到近乎于笑话的天赋差距。

——喔对了,能有资格深入自然科学领域的人物,多半已经是世人中智力的佼佼者。换言之,只有这种天生聪颖一路凯歌的“别人家孩子”,才有资格被天才们蔑视。

至于寻常人等……还是不要接触这么可怕的世界吧。

所以,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绝顶的天才人物是真正的独一无二,他们的珍贵罕异无可替代,恐怕还要远远在皇权以上——女皇驾崩可以立皇嗣,皇嗣宾天可以扶持皇孙,选个合格的君王其实并不为难;但某些科学领域中某些至为关键的人物,某些技术问题中某些聪慧绝顶的大脑,那真是一丁点都出不乱子。稍有差池便是天崩地裂地动山摇,而且几乎都无可弥补的惨痛损失,永难磨平的巨大伤痕。

用天书自己的话讲,当年拉瓦锡被砍头处死时,曾有人悲从中来、伤感莫名,喟叹说砍掉这么一颗头颅或许只需要五秒,但人类要想再长出如此聪慧的头颅,恐怕便是五百年以后了。

所以,同样的道理,设若武周朝中真有了什么不堪言的变故,那么天书便能忍心坐视,看着凡人砍下这颗五百年才能长出来的头颅么?

它敢吗?它不敢。没有这个胆子知道吧?

这叫什么?以上天曾经的开示,这叫“严重破坏生产力”——尤其是考虑到武周这近乎于贫瘠的自然科学储备,随意杀戮天才的破坏力就更无可想象。以后果判断,那简直已经是毁弃黄钟而摧残文明,是对整个民族前途不可容忍的残暴犯罪。如此干系重大千钧一发,即使天书再有担当,亦绝不敢承受这样的责任。

——真要到这逼不得已的时候,估计它撕破脸皮不要,也得下场强行干预,绝不敢摆什么事不关己的中立姿态。

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人人都可以做皇帝,所以皇帝也不算什么稀罕。但有那个资质在自然科学领域开宗立派的,那恐怕穷尽上下,也真没有几个——众寡如此悬殊,还需要考虑么?

而作为并不稀罕且并不珍贵的皇帝,作为上天漠视的弃子,天子自然要为自己做一些考虑——譬如说,将自身与某些不可或缺的天才牢牢捆绑,结成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所谓同荣同辱,共进共退,一旦皇权冰山将塌,必然会牵连波及,而无幸存之理。

皇权崩塌与否,或许与天幕无关。可看在那些灼灼耀眼足以震动当世的天才份上,即使高高在上如天书,多半也只能投鼠忌器,瞻前顾后吧?

……有的事情,其实上苍也不敢做呢。

“所以。”女皇重复了最后一遍:“哪怕为了你自己,记住,把事情办好。”

第111章 武周后世谈(十)

这句话当然有些危言耸听,言过其实,但对皇帝乃至上官昭仪而言,却真正是不容辩驳的真理——与狄仁杰等外朝大臣不同,上官昭仪的权势地位立身之本都是女皇所赐,荣辱与共勾连紧密,丝毫没有切割的余地。一旦反对皇帝的力量夺取权力,那么上官昭仪的境遇已是不问可知。

要知道,在真实的历史里,即使太平公主也没能保住上官婉儿的性命呢。

也正因如此,皇帝才相当之坦荡的交代了自己招揽才女真正的用意。这些非凡的天才将是她们君臣的护身符与挡箭牌,将来退步回头赖以自保的余地,因此不能不谨慎处置,拿出一百二十分珍重的心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