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42)

作者: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沐青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嘀咕道,“那是晋惠帝司马衷,人家说的是‘何不食肉糜’,不是为什么不吃鸡大腿。”

朱文忠咧咧嘴,不甚在意的点点头,“是的是的,何不食肉糜,文青真厉害,那么拗口的句子都能记住。”

沐青往旁边挪挪,心道这个厉害的标准好像有点低。

【说完元朝的行政体系,咱们再来说范孟。】

【范哥在基层熬了二十年才终于被调到行省衙门,他以为他的好日子就要到了,一心努力上进只想得到提拔。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行省衙门的日子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当时执政的是权臣伯颜,就是那个排汉排到疯魔的伯颜。上梁不正下梁歪,伯颜恨不得杀光天底下所有的汉人,底下的蒙古官员自然也看汉人不顺眼,范哥的顶头上司基本上也都是对汉人满怀偏见的蒙古人。】

【身为小吏在哪儿日子都不好过,在县衙里脏活累活都是他干,调到行省衙门后脏活累活还是他干。县衙里的顶头上司是汉人,他们没啥深仇大恨,睁只眼闭只眼日子也就过去了,行省衙门的顶头上司是蒙古人,这些蒙古人整日以欺负汉人官吏为乐,处处挑刺不算,还借口他整天光吃饭不干活把俸禄给他停了。】

【头可断,血可流,工资不能丢。老实人平时不发火,但是也不能一直欺负老实人,范哥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勤勤恳恳想上进,最后却连工资都被扣光了,这能忍?】

【于是乎,范哥在压抑中爆发了。可能是喝了点酒,也可能是怒火让他失去理智,他在光天化日之下跑到行省衙门墙上挥毫落墨提了首反诗。】

【人皆谓我不办事,如今办事有几人?袖里屠龙斩蛟手,埋没青锋二十春。】

【“袖里屠龙斩蛟手,埋没青锋二十春。”“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怎么样?是不是有黄巢和宋江的感觉了?】

【按理说反诗一出来,范哥高低得去大牢里走一趟,但是并没有。为什么呢?因为衙门里的蒙古高官都是文盲,他们看不懂范哥写的诗。】

朱文正和朱文忠听到这里齐齐抬头,震惊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这都看不懂?爹你看,他们不认字也能当大官!”

老朱冷笑一声,“是啊,所以他们都被杀了。”

第18章

议事厅中除了沐青这个假小孩都是土生土长的元朝人,害他们家破人亡的就是蒙古人,朝廷的大官什么样他们不知道,他们从小到大见过的蒙古人有多可恶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那都是吸血的蚂蟥,见着什么抢什么,蒙古兵一旦出现就是蝗虫过境,蒙古官更可恨,除了巧立名目捞钱其他什么都不干,整天就知道饮酒作乐。

他们本来以为那些当官的都是考上进士当上官后才开始放纵,合着人家连汉字都不认识就直接出来当官。

蒙古人是被老天眷顾了吗?他们凭什么啊?

大老粗们骂骂咧咧,甚至懒得骂某一个人,而是直接骂所有蒙古人。

沐青揉揉脸没有说话,毕竟这些叔伯大爷们只见过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蒙古人,没见过普通的蒙古百姓过的什么日子,他们以为所有蒙古人都能吃香的喝辣的也正常。

视频有一有二就有三,这一期讲范孟,不知道下一期讲什么。

如果朱老爹知道他们在中原造反的时候蒙古百姓色目百姓在草原上也进行着造反大业,会不会联合蒙古色目和其他各族的百姓一起给朝廷找麻烦?

沐青想了想,觉得那样的发展不是没有可能,不过现在是别想了,现在的蒙古人太拉仇恨,几乎没有任何合作的可能。

这不,连好脾气的老李都抖着胡子加入骂人的行列了。

李善长文武双全不假,但是他一直自诩是个正统的读书人。

身为“文文弱弱只会读书”的文化人,他很清楚汉人进士有多难考,更清楚蒙古进士和色目进士的称号有多大水分。

他知道大部分蒙古官员的文化水平都不怎么样,但是这明目张胆题反诗还能继续逍遥法外的场面他还真没想到。

十几年前河南行省官场大换血的事情他听说过,那事儿当年闹的很大,不过皇帝亲政后就把事情给压了下去,具体情况很少有人知道,没想到范孟假冒钦差之前还有这么一回事。

还好他没去当朝廷的官,要是上头压着的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蒙古上峰,他这一身的才华除了被埋没还是被埋没,那才是真真的白来世上走一遭。

旁边,老朱骂完儿子后继续盯着光幕看,只是这次的表情有些苦大仇深。

上一篇:她在电竞圈封神 下一篇:枕边潮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