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78)

作者: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他本来没想干什么,但是强盗都抢到家里了,他再不干点什么就说不过去了,这才召聚兵马保卫乡里。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因此被朝廷看重封为长官。

这个长官不是广义上的长官,这个官的名字就叫长官。

康茂才也是真有本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没过多久就改任镇抚,之后率众将收复九江,捣毁蕲水黄连寨,升任为蕲州路同知总管府事,屯兵于裕溪、采石。

然后他就遇到了朱元璋朱大帅和朱大帅手下的猛将天团。

老康刚升任淮西宣慰使、都元帅,这边迎面就来了个大败仗,麾下精锐尽数被歼灭不说,他自己被人都差点成为俘虏,远远跑到天宁洲才堪堪收聚残军重新设立营寨,一时间可谓是大受打击。

不当官的时候打败仗还没什么,已经当了那么大的官再打败仗就有点接受不了了。

他还没死呢,老朱想占据太平打集庆没那么容易。

陈野先和康茂才不太一样,他是地主出身,起义军起义打的是劫富济贫的旗号,他们家就是被劫的那个富,所以老陈拉扯起队伍后镇压起义军镇压的毫不留情。

别说什么大家都是汉人,应该齐心协力反抗蒙古人的压迫把蒙古人赶出中原。生活在中原的大多都是汉人,也没见起义军抢劫汉人富户的时候手下留情。

起义军抢劫他们的时候不讲情面,他们镇压起义军自然不用留情面。

情不情谊都是虚的,保住自家财产才是实实在在切身相关。

陈野先这么想,其他响应朝廷号召镇压起义军的地主武装也都这么想。

朝廷的压迫他们可以从身份不如他们的人身上压迫回来,起义军打到家门口家产可就真没了。

老陈拉扯起来的队伍和退到天宁州的康茂才的队伍两军合成一军,再配合江上蛮子海牙的水军,三支队伍气势汹汹,大有不夺回太平誓不罢休的架势。

他们想的很好,朝廷的兵力比红巾军多那么多,水陆两军同时出击,夺回太平应该不费吹灰之力。

可惜他们遇到的朱元璋。

朱元璋朱大帅最擅长打以少胜多的仗。

红巾军拿下太平,汤和等人立刻分兵攻打周边地区,郭天叙和张天佑来到太平之后徐达也很快回来,能打的将领一个都没闲着。

陈野先无甚谋略,即便元军来势汹汹,城里也没有太紧张。

朱大帅派徐达、汤和、邓愈等人率兵正面迎战,又命其他将领悄悄率兵绕到元军后方,如此兵分两路里应外合,愣是直接生擒了陈野先。

陈野先被擒,康茂才独木难支,不得不继续退到天宁州。

蛮子海牙也是个人才,看到陈野先和康茂才大败,带上他的水军二话不说扭头就跑,又回到峪溪口当他的缩头乌龟去了。

红巾军完美的击退朝廷的反击,城中军民气氛高涨,都觉得拿下集庆指日可待。

除了朱大帅。

太平兴国翼元帅府里,朱元璋撑着桌子叹气,越发觉得现在就是众人皆醉他独醒。

要不是他确定他是个明白人,他都以为集庆府真的是个随随便便就能打下来的小城了。

他手里现在有两个身份重要的俘虏,一个是汉人大户陈野先,一个是太平万户纳哈出。

前两天士兵将陈野先押到他面前,他亲自上前给老陈松绑,还设下酒宴要和老陈说说贴心话。

不看僧面看佛面,好歹是个大地主,手下兵马粮草都非常富足,能拉拢过来再好不过,拉拢不过来也不亏。

觥筹交错之际,他借着酒意拍胸口表示自己愿意与老陈结为兄弟,希望老陈能带着手底下的兄弟们投降。

意料之中,老陈同意了。

陈野先是个墙头草,他已经被俘虏,不投降就是死,他不想死只能投降。

陈野先投降了,纳哈出却是块硬骨头。

那人是成吉思汗麾下名将木华黎的后裔,木华黎受封太师、国王,掌管左手万户,统辖兴安岭左右的广袤地域,之后他的子孙世袭国王爵,乃是辽东一代的土皇帝。

到纳哈出这一代,他先被安排到江南富庶之地的太平路当万户,没有意外的话,回到大都之后就是平步青云。

就算不去大都,到辽东也少不得他的前程。

纳哈出身份如此显赫,怎么可能投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红巾军首领。

朱元璋也知道他说服不了纳哈出,但是心里还是抱着一丝丝不切实际的想象,于是又一次把人喊到跟前唠嗑。

这次要是还是不行的话,他就只能把人放了。

杀是绝对不敢杀的,纳哈出出身名门,朝廷没落了蒙古大贵族可没有全部没落,纳哈出要是死在江南,他的家族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上一篇:她在电竞圈封神 下一篇:枕边潮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