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93)

作者: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她的针线活也就那回事儿,军中的冬衣夏衫都是她盯着做完的,女眷们的手艺比她好多了,不会让前线卖命的士兵们冻着。

小孩子一年一个样,小家伙好吃好喝养着,个头比刚来的时候长了不少,去年的冬衣已经不能穿,都得重新置办。

沐小青笑的眼睛只剩下一条缝,这可是娘亲手做的家里独一份的新衣服,连小朱标都没有,他有。

可把他给骄傲坏了。

沐英和李文忠简直没眼看,这小子要是有尾巴的话这会儿尾巴都能翘上天,啧啧啧,他们不和小娃娃比。

朱元璋准备让身边到成亲年纪的亲信们都成个家,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这边亲事还没定下来,太平府那边就出事了。

之前两个月,他派徐达和邓愈把集庆府周边的府州全部打了下来,如今集庆府东面西面南面都是他们的地盘,集庆府北面就是长江,元军只要突不破周围这一圈的防线,他们就没法支援集庆。

没有意外的话,郭天叙和张天佑打下集庆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意外不请自来。

八月初,张天佑为总指挥率兵攻打集庆,他手下的兵有不少都是元军降将,其中就有之前二话不说就投降的陈野先。

那些人不是真心投降,张天佑对他们也没有防备,就这么被他们挖坑给坑了一把。

朱元璋听到这事儿的时候人都傻了,他把陈野先留在那儿不是让他们用的,那家伙是地主大户出身,人家在朝廷那边干的好好的,投降只是为了活命,多大胆子啊敢直接用他来进攻集庆?

降将是这么用的吗?啊?是这么用的吗?!

第37章

朱大帅很有自知之明, 他们是红巾军,名头上再光鲜也挡不住他们在朝廷眼里是反贼在地主富户眼里是强盗。

中原的汉人和草原的蒙古人没什么区别,全部都是老百姓过的惨权贵过的好。

那些地主富户平时就能吃香的喝辣的, 起义军一来他们又得掏钱又得掏粮, 那是宁愿把钱粮交给朝廷镇压义军也不会分出来给他们这些打上门来的泥腿子。

现在让他们反过头来打官兵, 他们怎么可能上心?

陈野先和刘福通不一样,刘福通和朝廷有大仇这才走上造反之路,陈野先因为镇压义军屡次被朝廷升官,要不是为了活命他凭什么放着高官厚禄不要转过来和红巾军混迹在一起?

那种人放在眼皮子底下盯着还要担心他会不会搞事,张天佑可好,直接放他出去和朝廷官兵作战,这是嫌他太消停瞌睡了就送枕头?

朱元璋都快气懵了, 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只能赶紧带上亲信返回太平主持大局。

他算是看出来了, 就算他提前把集庆周边的州郡全部打下来, 郭天叙和张天佑这两个大聪明也不一定能把集庆拿到手。

沐青紧张兮兮的送哥哥们出门,恨不得拿着小喇叭让他们在战场上一定注意安全,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小命最重要,情况不对扭头就跑不丢人。

仗还能再打,命可只有一条。

仨哥哥不知道他们家小娃为什么忽然操心他们的安全, 明明上次大军开动还挺淡定,怎么这次就跟要生离死别了一样?

呸呸呸,晦气晦气, 他们马上要去打仗, 临出门前可听不得这种不吉利的话。

哥哥们挥挥手潇洒离开,留下小豆丁自己蹲在家门口唉声叹气。

他不是心血来潮没事儿找事儿, 而是忽然想起来这次打集庆要出事。

集庆府啊,南京啊,要是容易打那就不是南京了。

如果不出变故的话,淮西红巾军的一把手和二把手都得折在接下来的战事里。

朱老爹攻打集庆的计划是兵分两路,一路扫平障碍让集庆府孤立无援,另一路磨刀霍霍直冲集庆而去。

这个策略非常好用,明军后来攻打元大都用的也是这个法子。

前面那一路的任务完成的非常完美,接下来只看攻打集庆的这路兵马的发挥。

朱老爹大概也没想到郭天叙和张天佑那么不能扛事儿,淮西红巾军的精锐都在他们手上,他们还能让元军的降将给坑一把。

更要命的是,同样的坑他们能跳进去两次。

红巾军第一次攻打集庆以失败告终,很快又开始了第二次,第二次的总指挥从张天佑换成郭天叙,但是显然,郭天叙的水平没比张天佑强多少。

元军降将刚坑了他们一次,转过头来一顿嚎哭求饶这事儿就算过去了,他们不说处罚,甚至还敢用第二次。

红巾军的总指挥这么傻不愣登,陈野先和集庆守将求之不得,自然是再演一出好戏来打这群主动送上门来的军功。

陈野先也是个能人,他先和城内的元军守将商量好,假装弃暗投明将功赎罪,带着麾下弟兄勇往直前一举夺下城门,等郭天叙和张天佑兴冲冲进城改旗易帜,他又临阵反叛配合元军守将当场将两个不太聪明的红巾军大帅给砍了。

上一篇:她在电竞圈封神 下一篇:枕边潮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