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94)

作者: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一把手和二把手齐齐阵亡,红巾军不乱才怪。

集庆府四座城门,郭天叙和张天佑一直都是抱团的状态,他们俩带兵攻打一处城门,朱大帅带兵攻打另一处城门,两边相互打配合,哪边先打下来就从哪边进城。

郭大帅和张大帅阵前被杀,红巾军军心大乱,再加上那些临阵倒戈的元军降将,直接就把朱元璋给打懵了。

沐青看着空空荡荡的大门口拢拢外袍,没忍住再次长叹一声。

他们家朱老爹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儿就陷入敌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要不是身边有个小将紧急换上他的战袍吸引火力让他逃出生天,淮西红巾军的三位大帅得全部战死在集庆城下。

主帅都没了,红巾军群龙无首,还能在这乱世里翻起风浪吗?

好一点的结果就是这边被刘福通收编,坏一点的结果就是被朝廷彻底消灭,总之都没什么好下场。

沐青知道这一战是他们家老爹彻底掌控淮西红巾军的契机,但是这个契机实在太凶险,他也不知道他的蝴蝶翅膀会不会带来什么意外,越想越担惊受怕,又没法把他知道的事情都说出去,不然蝴蝶翅膀扇起来之前他就得被嘎掉。

小屁孩的命也是命,他也害怕呜呜呜呜呜。

马秀英送行回来,看到愁眉苦脸蹲在门口的小娃摇了摇头,“大军已经走了,你现在哭出一条河来也必须得去学堂。”

沐青:QAQ~

他是真心为红巾军的前程而担忧,不是为了逃学。

像他这样成熟稳重的孩子肯定不会让家长操心学习,那是五岁小孩儿才干的事情,他今年已经六岁了。

小豆丁抿紧唇扛起书包,告别襁褓中的小弟和似笑非笑的娘亲,迈着沉重的脚步转身去学堂。

就是说,这个学,他非上不可吗?

是的!非上不可!

马秀英看着小家伙比上战场还沉重的背影不自觉的笑出声,笑完之后才回去安排事情。

朱元璋带着将士们仓促回太平府,她得把没走完流程的亲事给定下来,免得那些小将们打完仗回来相看好的媳妇已经嫁人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马上就要入冬,将士们的冬衣也得抓紧时间赶制,粮草的事情不用她亲自盯着,但是也得确保万无一失。

她是朱重八的媳妇,夫妻一体,重八不在和州,她就得保证和州不能出乱子。

朱元璋非常放心留媳妇坐镇后方,回到太平府后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立刻投入紧张的战事之中。

张天佑率兵攻打集庆府失败,郭天叙郭大帅恼羞成怒决定亲自挂帅出征,没有分析上次为什么会失败,点齐人马就要再攻集庆府。

他和张天佑率军攻打南门,陈野先率军攻打东门,朱元璋率军攻打西门,他们兵分三路,城内元军守将肯定疲于应对,这次肯定能拿下集庆府。

朱文正怎么想怎么不对劲,“爹,还让陈野先上前线啊?”

那家伙前不久才挖坑坑了张天佑,郭天叙就不怕重蹈覆辙?

不把人杀了以儆效尤也就罢了,让他继续带兵攻城是怎么回事?白日梦也不能这么做吧?

朱元璋捏捏眉心,“咱劝了,郭天叙那老小子就是不听。”

他和郭天叙表面上相安无事,实际上和水火不容也相差无几,那家伙铆足了劲儿想压他一头,他越说什么不行他就越怎么干,好像听劝能要了他的命一样。

他能怎么办?又不能当着大家的面下他的面子,只能郭天叙说什么他们做什么。

朱文正啧了一声,“难怪出来的时候文青让我们遇到危险有多远跑多远,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他们小老弟这次也算是歪打正着,提前预见了这一仗一定打不赢,真是个未卜先知的厉害小孩儿。

朱元璋稳下心神,开始思索带谁去攻城。

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和郭天叙闹翻,淮西红巾军在起义军中不算大势力,他们要是再分成两派那就是自取灭亡。

蛮子海牙还在不远处虎视眈眈,那家伙见势不对跑的快,但是一旦红巾军这边露出破绽,他就会立刻带上麾下十万水兵打过来。

希望这次不要再出什么意外。

一次打不下集庆府就打两次,两次打不下来就打三次,只要郭天叙能稳住心态,他们迟早能把集庆府拿到手。

问题是,郭天叙真的能稳住心态吗?

朱大帅觉得不太行。

那家伙能真情实感的觉得陈野先那种降将临阵倒戈一次后绝对不会倒戈第二次,这一次不光不会倒戈,还会感念他们的不杀之恩使出十二分力气帮忙攻城,殊不知这种施恩的手段对别人来说可以,对陈野先完全不行。

临阵倒戈之事不能容忍,狗改不了吃屎,谁能保证他不会倒戈第二次?

上一篇:她在电竞圈封神 下一篇:枕边潮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