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煞+番外(56)

“是,官家,臣定不辜负官家所信。”

说完,他低手,从袖中取出那一方广玉兰绣的帕子,双手呈递上去。

“这是临走时,魏夫人拖臣转交给官家的。”

杨嗣宜忙去接过来递上,魏钊低头去看,只一眼,便觉心头一热。那是长春宫初相见的那一夜。殷绣与他上药时,他从殷绣手中药来,咬入口中的那一方帕子。

他甚至都不消去问,殷绣有没有说什么。也就是这么一眼,他就明白殷绣所想。

忍嘛。

人是尘埃,有着灰烬的本质,越是光华流转的生活,越有卑微至底的阴影,他感怀殷绣的情意,也心疼她的勇气和决绝。

她并不强势,但这个世上,能以温柔和隐忍与他比肩立于天下的女人。

只有殷绣。

一面想,他一面不动声色地将那方帕子藏入袖中,夜已静很深了,程灵遣人来送热茶,捧盏的是载荷。

“山上寒冷,圣人怕官家与刘知都商讨的晚,特命奴婢送来滚茶,与官家和刘知都祛寒。”

魏钊问了一句:“你们娘娘歇下了吗?”

载荷道:“不曾,明日回銮,圣人还在打理事务,这会儿怕是去太后娘娘处照看了。”

刘宪亲自接过茶盘,魏钊扬了扬手,示意载荷回去,临去前又添了一句:“请你们娘娘早些安置。”

刘宪回头看着载荷顺着落英道下去,轻声说了一句:“这么半年来,官家与圣人之间,到是该为天下称道。”

魏钊饮了一口茶,“刘知都很在意朕的家中事。”

刘宪摇了摇头,“臣不敢窥视。”

“朕也很想问问刘知都的家中事,听说,刘知都是前朝年间的进士。”

风稍稍烈起来,以致于魏钊的声音也有了些许生动的撕裂感。

“是,前枢密院使唐既,是臣的老师。”

魏钊捏着手中的握杯,“后来呢,你是如何卷入那场舞弊案的。”

刘宪笑了笑,“年生有些久了,臣不大记得清,那不是臣能妄言的年代,身在其中不自由。”

“哦,朕记得,那年的主考,是殷相。”

刘宪应了一声“是。”

魏钊搁下茶盏,“我父皇这一辈子,并没有亲手拎过几桩案子,但听说那场舞弊案,他却亲自过了手,当年牵连你在内四十于人,其中三十人判腰斩,十人处丽正门廷杖,你原本是那三十人之一,后来,为什么改了廷杖之刑,还入了宫。”

刘宪撩袍在他面前跪了下来。

“官家是要为臣从新议罪吗?”

魏钊低头看向他。

“不是。”

说着,他甚至伸手扶了他一把。

“朕要知道,刘知都是敌是友,还是不相干的人。”

刘宪站起身,二人相视而立。

“臣所求不多,不过是尘埃落定后,全身而退,官家明白,臣这种身份,到最后,都是做刀下鬼的下场,臣当年入宫,是为了活命,如今听官家调遣,是为了最后求一个宽恕。”

这话说得听起来尚算坦然,但魏钊显然还觉得笼统。

“当年给你议罪的是殷相,后来,给你定罪的是刑部的吴旭,这个人朕后来查过,徐牧曾送过他一处香粉宅,在汴京的东面儿,虽然年岁久了,他人已经死了,可是那座宅子还在,甚至宅子里的女人都还能把当年的事说出个七七八八。”

刘宪仰头吐出一口气。

当年的事对他来说,不止是身上那个伤口。

“殷相受人表象所惑,深信臣是舞弊案主谋,甚至试图将他也拖入水,这才议了臣的死罪,徐牧……对臣有救命之恩,当年先帝昏庸无道,徐牧自诩有匡扶天下正道之能,将臣从腰斩台上救下,送入宫中,最初是想臣和济昆一样,做一个先帝身边的玩样儿罢了。”

索性实话剖白,刘宪稍仰起下颚,看向魏钊。

“你不该对殷家有恨吗?”

刘宪怔了怔。

“官家,每一朝的官场风云下,都有它的规矩和规则,不遵守,就要被像扎草一般的扎去,臣无谓以此怪谁。殷相是洁身自好的人,于百姓,于朝廷,殷相都只有功,无过,臣本就是当年朝堂势力为打压他陷害他的一个棋子,若为我平反而失了朝堂地位,也不会有后来的废就革新的气象。”

魏钊一句一句地听完,听到末尾,到拊了一回掌。

“刘知都是这样的胸襟,朕倒是没有想过。那对殷家的绣儿呢?”

刘宪的目光柔和下来,清风明月撒一身,这个人被魏钊提及之后,他突然有了一丝不理智的表达欲望。

“听臣的养父说,他在汴京城外的护城河旁捡到了臣,那时臣身患重病,只记得自己五岁,父母兄弟是何方人,全然不记得。养父与养母一辈子没有子嗣,便把我当成亲儿教养,养父姓刘,是从南方迁到汴京的文士,在汴京城外开馆授徒,殷相是他的朋友,当年二人交往甚笃,便为臣和绣儿结了这一门亲事。后来,养父去世,殷相心疼女儿,不再应允这门亲事,再后来,臣沦落至宫中奴,自然也再不敢去想这件事,不过,臣第一次见绣儿,是在白马寺的茶会上,唐既念出:‘凌波不过横塘路。’她举盏奉上,接出‘但目送,芳尘去。’茶絮如尘,在人眼中化开,小小年纪,如此情趣,实在驻人心中。”

她与灯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