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帝王(247)

作者:青色兔子 阅读记录

两人原本也不算有多么深厚的情谊,董意月份大了有些乏力,而伏寿还未婚嫁、也觉难以启齿问及孕事。两人聊了一会儿城中近来时兴的衣裳样子,从前一起打过的首饰收在何处,宫中万年长公主与蔡先生都安好,再聊到今冬比往年更冷了些……话题渐渐耗尽,房间里安静下来。

好在阳安大长公主的侍女前来传报,通知伏寿离开。

两人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伏寿坚持不让董意送,忙忙出了门。她想,大约是今日新穿的衣裳,叫她浑身不自在,连话都不能好好说了。

后来,伏寿常常后悔,如果她早知那日是此生最后一次见到董意,她总该问董意一声,果真嫁给了良人么?然后在那座映满金色夕阳的小室内,耐心听董意讲一讲她的故事。

董意早产的消息传来时,曹昂正陪着刘协在城郊查看试种的两季小麦。

长安城附近,小麦原是只能种冬天一季的。刘协命人尝试了将近四年,直到今年,春天种下去的那一批小麦,这次秋天才有部分结了饱满的穗儿。

刘协大感振奋,接到消息,令人布置之后,次日便带着曹昂赶来城郊了。

两人一天下来,走访了尽二十亩的试种田地,想到若小麦果真能在北方做两季成熟,对民生会带来的提升该是何其巨大,都觉欣喜。

这么忙了一日,恰逢落了秋雨,路上湿滑,天气也寒冷,刘协便索性留在城郊外宿一夜,吃着农人自己喂的鸡肉,喝着自酿的米酒,正好与田头上负责的农人也坐下来聊一聊。

就这么吃了酒,谈到后半夜人都散去了,刘协正与曹昂说起接下来在北方尝试种两季水稻的事情,忽然就见汪雨顶着一脸的雨推门而入。

刘协与曹昂都坐起身来。

汪雨顾不得脸上雨水,声音里还带着秋夜的寒气,“曹夫人发动了——早了。”

曹昂愣了一愣。

刘协倒比他反应快,立时下榻穿鞋,道:“妇人生产不是小事,你得回去。你在,她也安心。把朕的好马牵来,给子脩……”他说到这里,忽然想到曹昂今夜也吃了酒,又道,“叫子柏带人跟着。”他交待了这一通,回身却见曹昂还坐在榻上发愣,以为他是慌了,便放缓了语速,道:“你也别太担心,都说七活八不活。董氏恰好是七个月,当是有惊无险的。”

曹昂这才回神,穿了鞋直挺挺往门外走,走到门边又反应过来,回身要向皇帝告罪。

刘协轻轻一推他,站在门边,于人喧马嘶中,看淳于阳带人陪着曹昂,冒着寒雨,沿着那一条泥泞的小路渐渐远去了。他回房中,又对汪雨道:“往太医馆传话,叫专精接生的医工都往曹府去——别的医工也都备着。”

汪雨答应着一躬身去了。

刘协独坐房中,微醺时轻微的快感渐渐消退,一时无法入睡,索性又到门边,叫发烫的身子吹吹冷风,人也愈发清醒起来。

如此过了不知多久,忽然泥路上又有一队人马前来,给羽林郎拦在路上。

刘协眉心一动,对身边的宫人道:“去问问。”

一时那宫人去而复返,垂首道:“来的是曹大人府上仆从,说是夫人诞下一子……产后出血不止,已是……”

刘协只觉这秋风吹得他骨头缝都发寒。

他点一点头,示意那宫人退下,而后独自仰头望向无垠夜空。

宫灯照耀下,自夜空落下的细密寒雨,仿佛一根根银针,扎在这千疮百孔的大地上,刺痛人间多少心。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11-20 14:20:07~2020-11-20 16:42: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天 2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0章

刘协本以为曹昂会告假去料理董意的后事, 谁知次日议事,曹昂又出现在了未央宫中。

妻子之丧,与父母之丧不同。做儿子的若不为父母守丧, 此时虽还未入刑法, 但也是要被千夫所指的。但如果是妻子死了, 舆论对丈夫却没有多少要求。当然, 居妻丧, 最好是不要再娶的。桓帝、灵帝以来, 战乱频仍,礼坏乐崩,许多人今日生不知明日死,婚丧嫁娶也一概不能以从前的礼仪规定来论了。

曹昂来时,刘协正与贾诩、杨修商议官制变革之事。

自汉代以来,选官员主要是靠察举制。察举制设立之初, 用意自然是好的。由地方或中央考察并选举荐合适的人才上来,再由朝廷核准之后任命为官员。经过近四百年的发展,察举制已经很有一套正式的规则, 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这等常科,也有许多特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