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向南庭远+番外(54)

作者:萨小朵 阅读记录

佛经中讲,“礼佛一拜,罪灭恒沙。”在藏民心中,有种信仰,叫一生朝拜。

我作为一个无宗教信仰者,去的时候只是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去的,到了地儿以后,我第一次感受到藏族的信仰文化,第一次明白了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去朝拜。

在这边参观寺庙可千万不能随意,藏族的寺庙外面可以随意拍照,但是里面是不允许拍照的!所以我和小虫子就只在外面拍了几张;进入寺庙还得把帽子和墨镜取下来,不然藏民们会认为你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小虫子跟我说,她们南方人去寺庙大多只是求神拜佛,藏族人去寺庙却是一件神圣的事。如果不尊重当地的风俗,很有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

阿木也跟我们解说过,藏族寺庙的建筑风格和南方、北方都是截然不同的。寺院是藏族建筑中规模较大、布置装饰最为华丽的一种高级住宅建筑。你在寺庙看到那些金光闪闪的东西都是当地人世世代代捐献给寺庙的,在他们看来,能够将自己的财富全部捐给寺庙是光荣的事情。

去之前我还以为又是个骗人的景点,去了之后才发现非常值得一去;是一次对心灵的洗涤、见识也随之增长的一个地方;也许,这种宁静和信仰,也只有在香格里拉这种藏地中才能更好体现吧……

第63章 沈庭远:独克宗古城

香格里拉古城的初始叫法是“独克宗”,位于香格里拉县东南隅。唐仪凤、调露年间(公元676-679年),吐蕃在这里的大龟山顶设立寨堡,名“独克宗”,一个藏语发音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为“月光城”。后来的古城就是环绕山顶上的堡寨建成的。与此呼应的是在□□河边的一座山顶上建立的“尼旺宗”,意为“日光城”,其堡寨已经没有了,原址上是一座白塔。古城最热闹的地方是位于独克宗古城北门的独克宗花巷,以藏文化体验为主。

这座被藏人称作“独克宗”的古城,它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藏文记载,香巴拉是一个隐藏在雪山中的神秘王国,国中居民不执、不迷、无欲,富足和乐,喜欢遵循智慧而生活;历代神圣国王,为未来的世界保存了良知与文明的有生力量。一旦进入香巴拉,就可以看到四周有双重雪山围绕,如同八瓣莲花。但香巴拉不是普通人可以随意抵达的,要想进入香巴拉,行者须作精神修行。

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起伏不平,那是一些岁月久远的旧石头就着自然地势铺成的,至今,石板路上还留着深深的马蹄印,那是当年的马帮给时间留下的信物。到了这里,石板街上的马蹄子是放松的,人也是放松的,马帮们可以住进藏人温暖的木板房里,把马关进牛棚,喝上一碗喷香热乎的酥油茶,还可以和自己看上的女人嬉笑怒骂。马帮的一个来回,往往要一年的时间。对于穿越茶马古道的马帮来说,独克宗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也是马帮进藏后的第一站,这算是相当舒服的一段路了。

独克宗古城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象征着祝福、美好的生活,很多来到独克宗古城的人,都会来到这里,为亲人、朋友祈福,转经筒需几人合力才能转动,而且连方向也是有讲究的,我和小虫子在那儿玩得不亦乐乎……

游完纳帕海伊拉草原、松赞林寺和独克宗古城,我们今天的旅程就算结束了,上车后,阿木负责全速前进、向丽江进发,而我们一行人,基本上一上车就都睡过去了……高原的这两天,看来大家都玩累了,一知道自己要回程了,心情一松懈、就全都困意全现了;阿木说,回来的路上是高海拔往低海拔走,可以放心的在车上睡觉的,只是难为了阿木,自己一个人开车最容易困乏打瞌睡,所以我就陪着他、三不五时的和他唠会儿磕……

小虫子挨着我,看来是已经熟睡过去了,我都能听到她轻轻的呼吸声了;看她的小脑袋左摇右晃的无处着落,我就索性轻轻把她头扶到我肩膀上了,看她睡得很舒服的模样,我不觉笑了,这小模样,真的太可爱了,我的心都要被她软化过去了……

被誉为“月光之城”的香格里拉,在别人的眼中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河畔的香格里拉。

自从英国人写的一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问世以来,作品中描绘的香格里拉就进入了人们的世界里,对它充满无数的向往。

香格里拉,就像是书中描述的一样:一个永恒、和平、宁静的地方。这里有四面雪山环绕的草原,有阳光洒满每个角落的和谐光辉,有神态自若的活佛打街旁缓慢走过,还有那辉煌神秘的寺庙,淳朴善良的康巴族人脸上都是挂着无比安详的面容……一切都如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一般的存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