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容(101)

作者:初支 阅读记录

伙计见他帮忙自是大喜,忙蹲下扛住男人另一边臂膀,咬牙将这高大的身躯顶起,用下巴指了指来时方向,道:“就在乔鹭坊,出了这条巷子,往右走一盏茶就能看到了。”

萧容点点头,与伙计二人扶着昏厥的男子,分外没有默契的,艰难慢吞的出了小巷。

眼前景物豁然开朗,却看得人心头一凛!

这些天,萧容一直在卞水附近转悠,虽知昨夜燃起一场熊火,死伤不少,可青天白日亲眼目睹,还是令人触目惊心。

脚下步子不由停住,萧容望向一街相隔的琦安坊,一小半房屋都被烧成了黑色,屋顶瓦片碎落一地,门墙破损,风吹残烟,露出黄一团黑一团的柱梁。铺地的青砖烧得开了裂,地上污水成凼,都是救火之水造成的积堵。

败屋危楼外,有百姓对着焚毁的房屋痛哭流涕,叫着各种亲眷的名字。旁侧官兵横刀阻拦,咆哮:“危险,退后!”

只在巷口站了片刻,已经看见官兵从废墟中抬出三具尸身,最小的,滑落在白布外烧焦的小手才只有山茶花那么大……

萧容不忍再看,昨夜各坊都在救火,她也不例外,可是天干物燥火势迅急,没一会儿,已是连成片的火海,根本无法近身,最后都只能哀痛地望着,火中的呜咽相继消失,人们站在火场外,各自抹泪悲悯,却无可奈何。

若说昨夜滔天的红海令人震撼畏惧,而今天那些断断续续抬出来的尸身,便是令人酸涩揪心。

萧容撇开脸,避开毁屋哭民,朝右前方望过去,讶然发现街道尽头有一片彩色帐篷,篷中有装扮各异的家丁劳碌施粥,流民衣衫褴褛,携家带眷,排成长队一个个领食。

她曾瞧见过官府搭建的粥蓬,都是统一的藏青色,只在每天巳时和申时放粮,而且数量有限,很多人排了一整天的队,也不见得能喝上一口热粥。

望着那些彩色帐篷,还有施粥的家丁,看样子应该是城中富户自主搭建的粥蓬。

萧容不由奇怪:“这些人不是向来一毛不拔么?饥荒闹了几个月也没动静,怎么又突然行善了?”

伙计朝前方瞥了一眼,叹气道:“快打仗了,今儿一大早,朝庭就派人到处招兵买马,准备粮草物资,医馆的伤药全被搜刮了干净。朝庭下了征兵的告示,只要在户部有登记的百姓,平均六人一户为标准,低于六人出一个兵,高于六人按倍论,但只要每天五斗米,连续施粥两个月,就可以减免一个名额。大户人家的公子被伺候惯了,不想上战场打仗,加上昨夜流民闹事烧毁不少房屋,那些富户也怕自己家产毁于一旦,于是乖乖开仓赈济灾民。”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都道好男不当兵,死了没埋。这些有家有室吃饱穿暖的百姓,谁也不愿北去赴死,更不愿尸骨无存。

可是,大涼已经举兵攻来,若不北上拦截,邯阳城定被血洗。征夫御敌,实属迫不得已。

“……”萧容望一眼伙计哀愁的表情,想必他家也收到征兵军书了。普通百姓没得选,只能应征入伍,她无言能够安慰,便默而不语。

回到贾安堂,萧容跨步入内,抬头一看不由愣了片许。

扫一圈医馆中的摆设,杂物凌乱堆放,一副刚刚被洗劫过的样子。没有药材清香,而是一股子灰尘的味道。

穿着直缀的老者正在逐一检查中药橱里的残余药材,一边检查,一边叹息。

伙计搀扶着晕厥的男人,示意萧容将其放在帘后的病榻上,又朝内喊道:“贾大夫,人带回来了!”

接着,那名老者便匆匆走出来,翻开男子左手一瞧,惋惜的连连啧嘴:“哎呀,这手是被磨了吧?伤口又严重了!”

说完,他将手搭在脉上又诊了诊,自言自语道:“不行不行,这手是万万留不得了……”继而抬头嘱咐伙计,“把工具拿过来,铺子里没麻药,得趁他晕着锯了他的手!”

伙计唉了一声朝内堂跑去。贾大夫又用手摸了摸男子的额头,面露难色:“不妙不妙……再烧下去,人就撑不住了……”

萧容站在一旁,皱眉问:“他从这里逃走,定是不想锯手,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老者吓了一跳,抬头瞟一眼萧容,这才想起来旁边还有一人,抚着胸口问:“刚才忘问了,你是此人亲属?”

“不是,我在卞水附近遇见这人晕倒,顺道送他过来。”萧容如实相告,也隐瞒了一部分心思。

“卞水?”贾大夫捋了把胡须,恍然大悟道,“原来此人熟知药理……”

“大夫此言何意?”

“哦,是这样的,卞水湖底长着一种水草,叫椛芦,它的根上结了许多圆疙瘩,把那些圆疙瘩磨碎了覆在伤口上,能够消炎降热,药效颇为不错,但椛芦长在夏日,如今寒冬腊月,水里啥也没有了……此人性子执拗,大约是想要入水试一试手气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