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刀上的舞者(86)

作者:青山320 阅读记录

其实,爱上讲台应该追溯应是高三那年,走狗屎运的自己靠着微笑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为后面赢得选票直接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自从当上班干部后感觉整个人精气神都不一样了,有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经常通过上讲台发言,上讲台也是会让人上瘾的,自从站上讲台后,就渐渐喜欢上了这个舞台。

到了大学,凭着激情获得了班级的演讲比赛一等奖。尽管只是班级,可对于我们这种学业平平的人来说,拿个奖真心不容易啊。其实那一次的演讲比赛,我比谁都紧张,双腿一直在抖动,只是讲台挡住了我的双腿,下面的评委和同学没有看到罢了。等做了团支书后,每周都需要组织班会,讲话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参加工作后,成为部门负责人后,基本上是每周、每天早上和晚上都需要举行会议。在公司层面的各项会议,也是自我展现舞台的机会。一次次的会议锻炼了自身,也使得自己的声音逐步传的更广。

自己创业后,作为创业门槛低的咨询培训业,纷纷有人投入这一行,其竞争自然是白热化,索性自己有客户基础,也有行业的从业经历,倒也在竞争中能有一席之地。随着公司的发展,原本不打算做培训师的自己,可在业务的推动下,为了拿下更多的单,逼迫我走向讲台,也水到渠成的成为了一名靠嗓子吃饭的江湖人。当开始上课成为一种职业后,整个人感觉精神上很满足。从开始的一两个小时到后面的一两天,嗓子的承受能力也得到了逐步的提升。

失声对于一个培训师来说,是一种成长,在失声中更能体会和珍惜嗓子的护理保养,也更能理解发声的意义。每次站在讲台上,整个人浑身充满了战斗力,是因为客户催着我向前走。无数个夜晚,加班到凌晨三四点,可第二天的授课依旧神采飞扬,精神抖擞,好比鱼儿到了水里一样。不知道未来的人生,到底能有什么样的变动,但学习的心态是持久不变的。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声,要像守护信仰一样,因为发出的声音可以把一个人的知识、经验、智慧有效的传递出去,是可以塑造一个人的影响力。

失声的日子,且行且珍惜,不要辜负了自我的期望。在授课的路上,要走得更远,飞得更高,还得从保护嗓子开始。

第54章 培训现场的扭转乾坤

老人常说,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常年住在高楼,走在平整的水泥沥青的地面上,不沾地气,久而久之便忘了大地的味道,泥土的味道,少了一份与大地相连接的机会,多了一种无名的焦躁与不安。简而言之,不接地气的人,生活好似浮萍,让人难以心安。在职场,不接地气的人要想获得长久安稳的发展,好似天方夜谭。

创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未曾亲身到培训现场做服务,更多是安排员工做现场的助教服务。对于企业内训业务、公开课业务来说,不能亲身参与现场服务,就会错失很多信息。就好比做产品研发的人,营销的人,经营管理的人,成天坐在办公室,做出来的各项决定都难免有一种拍脑袋的做法,听来的终究不如自己亲身感受来的真切。

不到一线去服务,有很多时候也是自己的面子作梗,觉得这样做有失身份,可能会给客户留下不好的印象。因为之前就有客户提出异议:怎么作为一个企业创办人还自己来做现场服务?诸如此类的话听多了,就感觉自己特别没面子,要回避,不能再到一线去了。可凡事过于绝对,就会弊大于利。不深入到一线,就不能了解到培训现场最真实的状态,比如老师的授课水平,学员的现场真实反应,服务是否完善,学员是否有其他反馈等等。

好在清醒了过来,不纠结了,决定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到现场做培训服务。带着觉知去,利于公司制定更好的培训服务政策,也利于自己写出更接地气的专业文章。

要想让自己全身心的做好服务,就要真正卸下我的身份,到其他公司承办的培训现场做助教。一个人有了起心,有时很快就会心想事成。刚好有一个同行,他们的公司在地市有个两天的培训,我决定去做一次全方位的现场服务,做好老师的接待、会场布置、现场服务、成果汇总呈现这四个方面的工作。为了把这次服务做好,也是挖空心思,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只为奉送一场高品质的培训给客户。

提前安排好司机到长沙去接老师,然后自己先去会场布置。这是一场职业化素养的培训,来的都是骨干员工、基层管理者、储备干部。为了保持好的培训纪律,我特意在培训室最后设置了一个“停机坪”。所谓“停机坪”,就是把提前打印好名字的纸张折成一个台卡形式,手机就放在台卡里面,按组划分出一个个区域。授课时要求组长把本组手机在调好静音或关机后,全部放到“停机坪”,只要没有放或中途手机响起,其他组就会有相应的加分机会。而我也会随时拍照,然后把“停机坪”的现场照片发给人力资源部。若有违规不放的,还会在全公司进行通报批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