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与圣僧二三事(134)

荣枯摇头道:“小僧愚钝。”

李安然看着天上的白云,笑道:“是钱。是税。”

她伸出手来,比了一个手势:“就像佛寺圈地一样,世家、寒门新贵,十年苦读一朝中举的举子,都喜欢把地圈在自己的手里,一边不交地税,一边不耕织,百姓到了王朝末年往往已经无地可种,即使没有苛捐杂税,也几乎交不起多少税收了,王朝收不上税,养不起军,赈不起灾,自然就到了穷途末路,难以为继了。”

而这个“道”,每隔几百年就会发生一次,这便是所谓的“王朝兴替”——而这一切,从来不是一次天灾、一个昏君就能一蹴而就的,这是“王朝”这棵树上天然就生长着的毒瘤,比缠绕着王朝的那棵“菩提树”更可恨,更让人头疼。

想要跳出这个诅咒一样的轮回,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也许一两百年之后,大周也会很快的衰落下去,并且被另一个朝代代替。

荣枯被她的目光所吸引,忍不住问道:“那如何才能跳出这个兴替的轮回呢?”

他虽然是佛弟子,却也在学习汉文的时候熟读了许多汉文典籍和史书,知道每每到王朝末年,都几乎是“人相食”的无间地狱。

人间原本就算不得什么天堂,到了这个时候,就更化作了大地狱。

他们往佛法中寻找解脱这种痛苦的方式,最终寻到了“涅槃”。

可是荣枯自己明白,这种“涅槃”,是无法缓解他看到“人相食”这句话的时候,心里那种悸痛的。

李安然竖起一根手指道:“往外去,不停的向外,不停地攫取新的土地,让百姓始终有地可种。”但是这么做,最后一定会因为土地过大,无法及时掌控而分裂。

于是她竖起了第二根手指:“二,是广开民智,让百姓知道天下非一家之天下,而是天下之天下。”

这话说出来简直是惊世骇俗。

荣枯是聪明人,他几乎是在李安然说出“天下非一家之天下,而是天下之天下”的时候,就理解到了这么做的结果。

愚民易治,越是聪明、越是识文断字的百姓,就越难治理,广开民智的结果,将会是百姓对君王的要求一再提高——它所牵制的,不仅仅是世家、豪绅,同时还有那最高高在上的……皇权。

“殿下?”荣枯茫然的看着李安然。

李安然却丝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所以我很喜欢你们寺庙的义学,只是它还是狭隘了一些——太狭隘了。”

她需要一块地,她能将这块地上一切原有的东西都打碎,然后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重塑它。

这块地在名义上会依附于大周,而在这块地上,稚童无论男女皆可入学识学问,百姓皆能得饱暖,耕者皆能有田。

大周想要继续拥有这片土地的依附,就必须以一个更加开放的姿态,接受她在这片土地上定下的“规矩”。

这一步棋,是她跳出王朝轮回必须要做的,同时也是她不能和阿耶分享的一步棋。

李安然和李昌是父女,也是共犯。

只唯有这一刻,她彻底背离了宠爱自己的父亲。

李安然理解父亲想要让自己继位的想法,她其实也可以选择去当这个皇帝,只是……

她心里有更壮阔的波澜,为此……她也可以不做这个皇帝。

她现在还年轻,正值壮年,自然不会去考虑生死,只管闷头朝着自己想要的路走。

荣枯看着她,只觉得此刻的李安然距离他很近,又很远。

突然,李安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对着荣枯笑道:“就叫……‘节度使’怎么样?”

不像是在问他的想法,只是她一时兴起随口说说。

只是她目光灼灼,让他想起早晨最闪的那颗启明星。

荣枯不知道前路如何,他只是觉得,无论怎么样,他都想一直看下去。

看看这个人昂首阔步走向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模样。

第66章 她只是……有点想他做的点心了。……

冬至, 在天上纷纷扬扬落下第一场雪的时候,前往江南监制石蜜的三人终于回到了天京,同时还带来了产量相当可观的石蜜。

皇帝大喜, 当时就以圣恩的名义,朝中的百官都赐下了一匣, 同时荣枯挂单的报恩寺也赐下了几匣。

皇帝和李安然一样, 他向来不怎么嘉奖、厚赐这些佛弟子, 这样以皇帝的名义下圣旨赐物还是第一次,和那几匣石蜜一起被送到报恩寺的,还有皇帝御赐给荣枯的“师号”和紫袍。

在这里其实皇帝的态度已经相当明显了, 他以佛抑佛的方面和李安然的想法是一致的,赐予荣枯一个胡僧罕见的荣耀,一方面是需要将这个人捧到一个皇家认证的高度,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敲山震虎,打压汉地僧人的佛宗。

下限君一路好走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