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栏玉砌应犹在(141)

作者:杉杉是棵树 阅读记录

于北溟进了院子,于父于母就冲了上来,见他激动得全身发抖,对视了一眼,小心翼翼地开了口。

“怎么了?可是没写好?”

于北溟摇摇头,他的大牙咬得都发酸了,他张开嘴,哇地一声就哭了起来。

小南溟听到声音,端着碗热水就出来,见他哥哥这样,也是傻了。

于北溟哭了半天,用袖子抹了一把眼泪,接过弟弟手里的碗,一口气把水喝干,这才开了口。

“爹,娘,您们知道十年以前给咱家金元宝的贵人是谁吗?”

“不是京城的大官么?怎么?你见到贵人了?他怎么样?气色好不好?身体呢?”于父听了这话,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他哪里是京城的大官,他是皇上。”于北溟激动得说道,“我今天殿试见到他了,还是跟以前一样,一点都没老。”

于父于母听了这话,一下子就瘫坐在院子里。

“我的天老爷啊,于家祖上这是积了什么德,这贵人,也太尊贵了。”于母哆哆嗦嗦地说道,“快快快,赶紧进屋再拜拜贵人。”

小南溟愣愣地看着兄长,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从小就知道家里遇到过贵人,给过他们金元宝,要不是母亲日日给贵人留下的镯子烧香磕头,他都怀疑这事的真实性。现在看来,他想错了,于家,真是祖上积德。

那个镯子,真是好物,于母曾经去当铺询过价,据说当了的银子,能买下千顷良田,他和兄长甚至一度因为这个镯子,怀疑贵人家里是个贪官,不然怎么一个女眷怎能戴得起如此好物,还能随随便便给人。现在看来,贵人是皇帝,自然用的东西都是好的。

他和兄长念的金陵书院,也是皇帝动用私库建的,看来,这皇帝,真是好人。

小南溟暗暗下了决心,他也要好好念书,也要去殿试,见见贵人。

隔日,付少成在两仪殿,翻看了着殿试的试卷,不经意间发现了于北溟这三个字,又看了眼年龄、籍贯,发现都对得上,不由得笑了起来。

“范丞相,这个孩子,我可是要徇私的。”付少成笑着对范悦说道。

范悦接过来,看了看,说:“文笔朴实,言之有物,也算是很好了,您是打算?”

“这孩子跟我有些渊源,十年前上元节跟静妃偷偷溜出去逛灯会,吃过他家的圆子。见这孩子聪明,就取了名字留了几锭金元宝,没想到,他真是读出来了。”

范悦闻言,沉吟了一下,开了口。

“既然是贫寒家里出来的孩子,您又是他的恩人,倒不如给个二甲传胪。不进翰林院,直接进户部或者吏部,得个实缺,不是更好。”

付少成琢磨了一下,觉得范悦说得在理,就给于北溟点了个二甲传胪。又开始后悔殿试时候没注意他,也不知道这孩子现在长什么样了,还记不记得自己。

范悦在一边倒是一拍脑门。

“回皇上,微臣想起来了,这孩子就是在殿试上抖了半天那个吧?想来,他是认出您来了。”

付少成闻言想了想,有点印象了,白白净净的,很是文弱秀气,果然他没看走眼,真是个好孩子。

几日后,放榜了,于北溟知道自己被点了二甲传胪,很是高兴,自古以来,二甲传胪甫一上任,就是个实缺,很符合他家现在的情况,看来,皇帝也认出他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付少成被严礼给坑了,哈哈哈!

小北溟,长大了。

第72章 (小小修

最后, 付少成让范悦把于北溟放到了户部,赋税制度早晚是要改一改的,多几个自己人, 终归还是要方便很多。当然, 这么说的前提是自己人得聪明, 脑子够用, 不然啊,除了拖后腿就是拖后腿, 真真是亲者痛仇者快。

四月末,魏国公家的长女,本朝皇后的亲姐姐,赵美,从外地拖家带口地回了金陵。赵秀跟自家姐姐自幼感情就极好, 接了信,就去求付少成, 想着等姐姐回来让她进宫来一趟,十几年不见,她想姐姐了。付少成对于赵美印象极不好,可是碍于皇后的面子, 又想着大家都已经这岁数了, 以前的坏毛病,也都该改了吧,就点头允了。谁承想,他这一点头, 又是惹了一场大祸出来。

赵美人如其名, 是极美的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坐在那儿不说话, 简直就是画上的仕女。一开口,虽然一身绫罗绸缎穿着,满头珠翠玛瑙戴着,却硬生生的从将军府的嫡长姑娘,变成了街边泼辣的豆腐西施,但是,终归还是漂亮的。上了年岁,美人变成了美妇人,却仍旧不能开口。开了口,就让人有种捂耳逃跑的冲动。

从小,魏国公就为这个闺女发愁,说话不动脑子,还口无遮拦,脾气还急躁,说不过就要动手。饶是自己亲生的,魏国公很多次都有想亲手打死自家闺女的冲动。虽然人美,但是没什么用处,又不是花瓶,只是摆在那儿看就行了。魏国公为了不结怨,给大闺女许配了一个自己手下的副将,没什么优点,就是听话,倾慕赵美许久了。即便这样的女强男弱,姑爷后来还是没少告状,就连他夸赞丫鬟勤快,都要被赵美骂上一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