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313)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谢谢。”

胡学忠笑着道:“云医生您忙您的,不用管我。”

云珩笑了笑,然后看向患者。

患者是一位十三四岁的男孩,是父亲背着进来的,这会儿正坐在凳子上,孩子的父亲就站在凳子边上,让孩子靠着。

“哪儿不舒服?”

云珩一边观察,一边询问。

“全身疼,特别是双腿膝盖。”

孩子的父亲急忙道:“云医生您看看,膝盖肿的厉害,都不能屈伸了。”

“大概多久了,去别的医院看过没有?”

云珩一边掀开男孩的裤子,一边询问,可能是因为双膝肿胀,所以孩子穿的裤子是比较宽松的夹层厚长裤,倒是很容易就能拉上去,暴露出膝盖。

“看过了,说是风湿性关节炎。”

孩子的父亲说道:“差不多已经有好几个月了,之前只是全身关节疼,后来膝盖就开始肿,吃药输液一直没什么效果。”

第763章 方去附子

云珩伸手触摸,患者膝关节周围有明显的硬结,屈伸的时候确实不怎么利索,而且疼痛。

检查过膝关节,云珩又查看了孩子的胳膊、肩膀都一些地方,这才坐了回去。

“胳膊放上来。“

云珩一边让孩子把胳膊放在就诊桌的脉枕上,伸手摸脉,一边问:“孩子之前有没有过类似的症状,比如偶尔感觉关节疼痛,膝盖疼痛?”

“没有。”

孩子的父亲道:“我家孩子确实体质有点差,可之前一直没有过关节疼、膝盖疼之类的情况。”

“嘶!”

云珩一边摸脉,一边微微沉吟,过了大概一分钟,这才问:“出现全身疼痛之前有没有生过什么病,或者之前淋雨呀,冷水澡呀,游泳呀之类的?”

“是有过淋雨。”

孩子的父亲急忙道:“当时是刚放寒假,孩子和几个同学一块去打篮球,回来的时候下了雨,全身都湿透了,第二天起来就全身疼痛。”

“胃口怎么样?”

云珩又问道。

“胃口不行,吃饭很差的。”

“晚上睡觉出汗吗?”云珩又问。

“出汗,出汗。”孩子的父亲急忙点头。

云珩越问,孩子的父亲越是觉的有希望,怪不得网上都说云珩云医生水平高,之前去其他医院,医生们可没有像云珩这样子,一语中的。

医生问诊,对患者来说往往也是一剂自信的良药。

问诊也是有讲究的,首先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询问一些有可能的症状求证,越是水平高的医生,确认的范围越小,所以问出的问题往往是患者极有可能有过的,这就给患者和患者家属造成一种错觉,人家医生真厉害。

问了几个问题,查看了孩子的舌苔,舌质红,苔白微腻,脉象浮紧数.....

这一下云珩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这是太阳证历节病,是因为运动中大汗出,风寒湿邪留注关节导致的。”

说着云珩开始在电脑上打字。

太阳病历节病,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准确的说只能说是有所等同,但是却不能完全带入。

边上胡学忠看着云珩诊断,心中也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云珩的询问在分析。

然后胡学忠就看到云珩电脑上的诊断:太阳历节病,之法,祛风解热,化湿散寒,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主之......

桂枝、赤芍、知母.......

看着云珩写的方剂,胡学忠又有点疑惑了。

桂枝芍药知母汤,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确实很对症,歌诀有曰:桂枝芍药知母汤,甘草生姜与麻黄,白术防风炮附子,寒热错杂此方良。

这个方剂主药就是附子,倘若没有附子,这个方剂几乎是无效的,即便是有附子,剂量不足,往往也是无效的,这一点不少名家都有总结。

太阳证是六经辨证之一,源自《伤寒论》,具体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种类型,临床上,太阳证可分为经证、腑证两种。

太阳经证的主要证候有太阳中风证,比如头痛、发热、出汗、恶风,脉浮缓等表现。有太阳伤寒证,如恶寒发热、头身痛、骨节疼痛、腰痛、无汗或有咳喘、脉浮紧等。

太阳腑证的主要证候有蓄水证,如发热、汗出,烦渴或渴欲饮水、进水则呕,小便不通畅,脉浮。有蓄血证,如下腹硬满或急起板结,情绪躁动如要发狂,小便通畅。

《伤寒论》中论述,太阳病为表,说明病邪刚刚侵袭人体,此时发生的病变归入太阳病。

而历节病是中医《金匮要略》中的提法,属于痹症的范畴。在西医当中,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的疾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