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314)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太阳历节病,这就说明患者属于痹症的范畴,但是病邪在表。

云珩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胡学忠倒是觉得对症,只是云珩竟然不用附子,这就让胡学忠有点想不明白了。

看着云珩写好处方,胡学忠这才询问:“云医生,桂枝芍药知母汤贵在附子,你这个方子怎么去了附子?”

这会儿又不是会诊现场,胡学忠也不用顾忌什么,以云珩的小心,胡学忠觉的云珩疏忽的可能性很小,必然是有什么深意。

云珩笑着道:“诸肢节疼痛,身体尪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这是《伤寒论》里面的。

“桂枝芍药知母汤,针对太阳历节病,确实贵在用附子,患者的病症虽然病属太阳历节病,但是已经有了风从热化的迹象,而附子大热,这个时候是不能用的,所以加了薏苡仁以增强渗湿利弊、止痛拘挛的效果。”

云珩给胡学忠解释道。

“风从热化?”

胡学忠又看了一下云珩的诊断,然后恍然大悟。

“云医生用方果然细致如发。”

胡学忠是彻底服气了。

这个病要是换了胡学忠自己,他也是能诊断清楚的,而且也会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这个方子是针对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名方。

不过附子是必用的,因为这个方主要就在附子这味药。

胡学忠觉的,不仅仅是他,就是换了大多数的医生都会用附子,毕竟这个方剂附子的重要性大多数人都知道,这几乎是思维惯性。

可云珩,却注意到了患者的风从热化之像,去掉了附子,加了薏苡仁。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云珩之前治疗诸多患者,在义诊活动中出名并非偶然了,无论是在仔细还是用方方面,云珩的水平确实要比他们这些人高出一筹。

“胡教授谬赞了。”

云珩笑着道:“患者已经病了有一阵了,我也不过是多想了一些,用药的时候多考虑了一点。”

说着云珩给处方盖章签字,然后递给患者。

“多想了一点,多考虑了一点?”

胡学忠笑着道:“也正是这一点,就是多少人不能及的。”

看着云珩年轻的面庞,胡学忠着实是有点恍惚,一位年轻人,却能有如此心思,真是让他们这些人汗颜呀。

按说,越是年轻,越是心慌,越容易大意才是。

第764章 洪双民和胡学忠

不知不觉,胡学忠和之前的马铁全梁万明一样,在云珩的诊室一坐就坐到了十二点。

云珩看完上午最后一位患者,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边上的胡学忠竟然还有点意犹未尽。

“这就吃午饭了?”

胡学忠觉的今天这个时间过的有点快,他到医院门口的时候差不多是九点钟,这就十二点了?

“是呀,该吃午饭了。”

云珩笑着道:“我请胡主任吃面吧,边上的面馆味道不错的。”

“哈,我上次听周教授和田教授说过了,就是没来得及品尝。”

胡学忠笑着道。

既然决定来西亚医院了,无论之前什么心思,胡学忠自然都收了起来。

成年人的世界,其实没有太多的个人恩怨,更多的则是利益往来,有些事不是你不喜欢就可以不做的。

就像是上班,又有几个人能喜欢,领导的训斥又有几个人不是忍着,不喜欢,也要喜欢,要不然没有了养家糊口的工作,就不是单纯的喜欢不喜欢那么简单了。

对胡学忠来说,生活自然是不发愁的,可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追求,没听说有多少有钱人赚了多少钱之后就直接躺平的。

每逢年关,网上都有类似的话语,年根还在忙喽的,要么是穷逼,要么是富豪,这话还是有道理的。

要是没有追求,胡学忠又何必来西亚医院呢?

既然来了,那之前和云珩的一些过节了,误会了,矛盾了,不满了,自然也都烟消云散了,又不是什么过不去的坎。

刚才坐在云珩边上,看云珩看了那么多患者,胡学忠的心态多少也有变化,这个年轻人是真厉害。

成名这么多年了,胡学忠还是首次觉的自己有所收获。

说着话,云珩和胡学忠一块走出了诊室。

刚出诊室,就碰到了同样打算去吃饭的洪双民。

“云医生,呀,胡教授来了?”

洪双民正和云珩打着招呼,就看到从后面走出来的胡学忠。

“洪院长。”

胡学忠也笑着和洪双民打招呼。

“前几天就听说胡教授要来,我可是天天盼,夜夜盼,可算是把胡教授盼来了。”

洪双民是相当的热情。

要是其他人说这个话,那肯定是纯粹的奉承,可洪院长说这个话,那是有着几分真心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