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481)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任学东党思平这些人,在医院的时候,哪怕是上级医生给机会练手,他们也知道有上级医生把关的,错了有人兜底......

可云珩到了社区医院之后,整个社区医院,中医也就云珩一个人,没人指点,没人兜底,错了对了没人指正,就像是没爹没娘的孩子,没有依靠,所以只能靠自己。

模拟空间固然给了云珩锻炼学习的机会,可在实际的应诊中,模拟空间是帮不上云珩的忙的。

也正是社区医院的那种环境,才逼的云珩不得不慎重,不得不小心,遇到患者反复求证,反复询问,直到自己发现不了任何的问题,云珩这才敢给患者用药。

云珩说的平淡,可所有人却从这平淡的语气中听出了心酸。

刚毕业的医学生,进了一家社区卫生中心,成了社区卫生中心唯一的中医医生,没有带教老师,没有同行,只能自己摸索。

虽然很多刚进入医院的医学生都自嘲,自己是什么医学狗,被人呼来喝去,动不动被上级医生骂,可换过来想,对于没有任何临床经验的新人来说,能被人呼来喝去,能被上级医生骂,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就像有着爹妈的孩子对一位孤儿抱怨,我妈打我了,我恨她,不给我买什么什么。

这样的抱怨听在孤儿耳中,却犹如显摆,这样的打骂对孤儿来说,那是做梦都想要的。

倘若不是云珩有着模拟空间,自从被洪双民赶出西华医院的那一刻起,云珩或许就和医生这个职业无缘了。

对洪双民来说,可能只是云珩扫了他的面子,当众质问他这位科主任,可对云珩来说,倘若没有面板,没有模拟空间,改变的就是云珩的命运了。

对于一位农村出身的孩子来说,辛辛苦苦,夜以继日,考上了医科大学,八年本硕连读,毕业都已经27岁了。

就在云珩想着靠着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和学习改变命运的时候,洪双民的举动,却等于彻底把云珩这么多年的努力和奋斗给掐掉了,磨灭了。

有人或许会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

是,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可对穷人家的孩子,对农村出身的孩子来说,读书却是最容易最简单的一条出路。

倘若没有模拟空间,倘若没有面板,云珩离开西华医院,又不被其他医院所接受,云珩的医疗生涯将要变的困难的多,而且极有可能从此告别医疗生涯。

云珩是在被洪双民从西华医院赶走之后大概过了多半个月才得到的模拟空间,可就在得到模拟空间之前的半个多月的时间中,云珩却一次又一次的遭遇了绝望。

也正是因为种种经历,到了社区医院之后,云珩才能珍惜,更谨慎,更小心。

党思平等人虽然没有经历过云珩的遭遇,可在云珩平淡的述说中,他们多少都感受到了一点什么。

没有老师,没有同行.......

党思平和岳少江等人换位思考,把他们放在云珩的角度,他们是不是能做的比云珩更好?

任学东伸手拍了拍云珩的肩膀,他在社区医院待过,他能体会云珩最初的那种如履薄冰,倘若社区医院没有云珩帮他兜底,他自己在社区医院也是没多少底气面对患者的。

病房门口的张海华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这个小师弟原来还有这么一番经历。

“都听到了没有?”

季风文看了一眼云珩,然后对其他人道:“云珩在社区卫生中心,一个人,尚且能够反省自身,你们呢,你们比云珩的条件好,反而更应该自省,珍惜机会......”

再次给一群人说教了几句,季风文这才笑着问云珩:“云珩,既然你判断患者是血结胸证,那么你觉得应当如何治疗?”

云珩想了想,道:“季老您刚才说过了,‘肝藏血’,血与肝是密不可分的,肝经走行经过胸部和乳-房之下,病邪侵入‘血室’后则侵犯肝经,是为‘结胸’,病邪侵入血室,这个时候用汤药的话,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我认为应当针刺期门穴,期门是肝经募穴,针刺期门学清泄肝胆郁热,内陷血室的邪热可以随之外泄,然后用方,可以事半功倍。”

季风文听的眼睛一亮,他是真没想到云珩在针灸方面竟然能有如此见识。

刚才云珩等人就患者的病情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季风文对患者的情况也已经了若指掌,就患者的情况而言,云珩说的很对。

患者的这种情况,单纯用汤药,效果要大打折扣,辅以针刺,确实可以事半功倍。

可能想到用针刺治疗,医生首先要懂的针灸,你只有懂,才能想到,不懂怎么可能想的到?

在季风文看来,就患者的情况来说,云珩能看出患者是血结胸,并且分析到位,到了这儿,其实已经告一段落了,剩下的治疗已经非云珩这些学生可以胜任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