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王]古典浪漫(183)

作者:有人说 阅读记录

她的声音很轻,说不清是感慨,还是开玩笑:“很有艺术效果的。你没到场,可惜了。”

当时未必没有预感。对女主角来说,那支舞是最初的亮相,也是最后的登场。她全情投入,嘴上念着“我就是为此而生的”,心里也免不了有些戚戚然。好像到此便是顶点,再往后,则落水随水,胜负有别、喜忧参半了。

她于是和幸村细细说起这三个星期的遭遇:演出、生病、病中登上热门、北原的声明、宫崎的独断、流言的侵扰、风间的刁难……各种还有许多曲折,要想说清楚,还需推到半年前:接手校刊、对抗宫崎、拓展人脉、发现小林的秘密、当中揭露以至于引起报复……故事太过离奇,连幸村都震惊,问她,你们真的是高中生?

早川噎了一下。“关键是,”她一口气没顺过来,被呛得剧烈咳嗽,“闹了这一出,我和小林谁都没沾到好处。反而是宫崎,无论谁倒霉,他都稳坐金銮殿,在那儿不动了。”

幸村说,去东京比赛的时候,我就觉得他很沉得住气。

“他做事可以不带感情。”早川又想起那天,佛手柑气息浓郁的办公室内,宫崎隐隐流露出哀伤的脸,还有更往前,雨水淋沥的屋檐下,他被打湿的深色校服下摆,和那个意味深长的比喻。过刚易折,善柔不败,做人就像弹簧,压缩到极致,很可能会变形。只是现在她已经不敢确定,这句话说的是他,还是她自己。

“但是我不行,我做不到。”

她问幸村是否记得修学旅行那晚,学生会在沙滩举办篝火大会,他来找她,正巧和宫崎打了个照面。“当时他正好和我聊到宣传部的选题。他说胜者为王是立海传统,不是我一篇稿子就能撼动的。他还举了排球部的例子,说他们之前是全国八强,却连春高入场券都没拿到。BBS上骂声一片,比网球部输掉的时候还狠。我的稿子写完,有用吗?什么都改变不了。如果事实本身无法改变,那我写这些干什么呢?难道只是为了自我满足?”

“那大概是我第一次听说排球部的事情,当时就有了兴趣。当然不能说宫崎给我下套,如果他真能算准后面发生的事情,那他也是半个神仙了。他的话不中听,现在想想,倒像是寓言。我果然一头撞了上去,吭哧吭哧写了篇稿,初采、复采、边采,结果什么也改变不了,还把自己坑了。”

所有的结局在开头就已写好,只可惜她不相信。又想起暑假里采访北原,两人不熟,因此约在咖啡厅。这位排球部新任部长的口风实在太严,只谈队伍建设,不提个人经历。她看过他的重要比赛,发现他在国二那年从攻手改打二传,围绕此事反复提问,这才撬开一条裂缝。他说,排球比赛,如果把配合比作一根细线,那么二传则是那个针眼。调配战力、制定策略、观察局面,此之谓穿针引线。他说,自己如何为了进入立海而辛苦特训,想把这支队伍带到全国第一。他还说,我们的特点在于年轻,全员二年级,打完一年,还有一年。

“隔过一张桌子,他就那么看着我,腰背挺得笔直,目光特别坦诚。他问,你明白吧?竞技体育从来不是乐园。我点点头,那个瞬间,我真的以为自己懂得了采访对象。”

“后来他为了自保在BBS发帖,说稿子里的内容只是我的误会和杜撰。我才意识到当时他说,为了胜利,必须舍弃很多东西,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早川叹了口气:采访他的时候,我常常想起你,都是运动社团,都是成败命题,都是实力至上而把前辈一锅端了——别笑。所以当时我特别能够理解他的举动,胜者为王,这不就是我们学校的逻辑吗?

“想想挺挫败的。采访是一门体察人心的手艺,我以为我了解了他,其实只是了解了想象中的他。或者说,其实只是了解了你。”

幸村微笑,对这样的类比不置可否。早川目光投向远方,海与天晦暗不明的交际,继续道:

“或许我也不了解你,因为我连自己都不了解。”

作者有话要说:

一眨眼,又周日了,伤心。

期望中的满百完结,很显然又悬了,那就祈祷能在108章之内完结吧!

最近忙论文,眼睛吃不消长久看屏幕,于是开始拿笔和纸手写草稿,然后打在电脑上。拿起笔的刹那,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高中……五味杂陈,至今仍会做那样的梦,莫名其妙回到高中课堂,被告知如果完不成数学物理考试,就不能拿到大学文凭(真的很奇怪)。努力学习(可惜学不会),然而还是来不及,对着卷子欲哭无泪,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毕业好久了,甚至能清楚地发现自己“在做梦”。然后就醒了。

奶茶店留言板上的东西当然是赤也写的。奶茶店的兼职姐姐就是赤也的暗恋对象hh

动摇是好事,退后一步再起跳,或许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了!

第96章 [96]贪婪

早川回家的时候,饭点已过。难得有一天,父亲和母亲坐在客厅里看电视。见她推门进来,父亲眉头一皱,大概有话想说,最后到底忍住了,只是问:“吃饭了吗?”

“吃了,和同学一起吃的。我同学下个月要去海外打网球了,准职业选手哦!”她把皮鞋放进柜子,站在沙发后面看了一会儿他俩看的节目,余光瞥见父亲想回头而不能,是肉眼可见的紧张,突然心情大好,转身便上楼了。脚踩着木地板,又听见楼下隐隐传来对话,父亲说也不知道在外面乱吃了什么,一股烧烤味,刚出院没几天,小心晚上又叫胃疼。母亲说哎你就别管了,她自己心里有数。

“我听得见!”她冲楼下大吼,声音却是轻快的,带点得意的味道,“咱们家不隔音!”

他们到底没在沙滩上坐到天黑,夜来风大,第二天肯定感冒。幸村说难得有机会,不妨去吃烧烤。附近的街区就有一家,他之前常常和队友光顾。早川当然没问题,收拾东西站起身,把石榴外壳包进草稿纸里,就听幸村说:“到底境遇不同了。以前我俩出去,都是你定行程,我跟着走的。”

“那是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她揶揄他,“你应该学会自己寻找出路。”

幸村耸耸肩:“这不是已经开始找了吗?”

烤鱼的时候幸村又提起刚才的事情,问她,什么叫做“连自己都不了解”。她起先不想回答,抄起夹子去翻眼皮子底下的秋刀鱼,却被幸村叫住,说火候未到。她不信邪,硬要去翻,结果鱼肉的确粘在了烤架上。隔着炭火的噼啪脆响,幸村在对面笑她。她朝天翻了个白眼,放下夹子,投降了。

“其实在今天之前,我从来没有公开回应过关于那篇稿子的争议。因为要考虑的方面实在太多,不仅牵涉到个人形象,还关系学生会声誉。作为部长,不能下场和采访对象论理。作为普通人,最明智的做法是在风波中保持沉默,不承认,不反驳,不崩溃,不愤怒。只要一切照常——换言之,只要表现得足够无聊,舆论自会消散。大家只有三分钟热度,一场期中考,一次艺术节,等到新的热点出现,旧的话题自然遗忘。”

炭火闪烁着微微的红光,将粘在烤架上的鱼肉碎屑熏得焦黑,蜷成一团,摇摇欲坠。“说着容易,真熬起来也是很困难的。走到哪里都有人议论,怎么可能维持常态。最痛苦的时候甚至寄希望于节食,病急乱投医,因为除了体重,我什么也控制不了。”

她有些出神地望着盘中的烤肉,想起一周前自己还因一碗简单的牛肉饭呕吐,对着卫生间的镜子泪流满面,膝盖磕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此时竟觉得相隔太远,已是别人的故事了。

“忍辱负重当然是有目的的。学生会换届在即,我要把事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首先顾全大局,其次保证宣传部运转,最后维护自己在大家心中的形象。副部长以上的成员一人一票,只要我比小林有优势——哪怕只是微弱的优势,学生会主席的位子就仍然是我的。”她冲幸村一笑,笑容里依稀留存着会议桌上揭发小林的快意,“毕竟和谁谈恋爱,写稿是否失误,比起贪污公款,到底是太轻的罪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