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347)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攻打秦国,秦国开始在他国展开猛烈的外交攻势。

对韩国,秦国的做法是,继续出兵,由五大夫贲带领秦军从河内渡过黄河,攻打韩国的缑氏和纶这两个与秦国接壤的两地,对魏国,秦国则是威慑。

秦王特派使臣去跟魏王商量,如果他跟秦国结盟,秦国会将垣雍送给魏国。

而垣雍,现在还是韩国的土地。

垣雍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就跟野王地理位置特殊,为兵家必争之地一样。

垣雍处于韩魏交界处的交通要道,也是水上交通要道,垣雍之地有济水北通大河之水,南面会于荥泽,如果秦国得到垣雍之地,就可以掘开荥泽向东水淹大梁。可见垣雍此地,与魏国而言,关系重大。

虽然现在的垣雍还是属于韩国的,但秦国要想取得垣雍轻而易举。

秦国便以垣雍为诱饵,诱使魏王连横秦国,而不是合纵赵国出兵来攻打秦国。

如果魏国答应了,垣雍就是魏国的了(韩国:你拿我韩国的土地去贿赂魏国,秦国你欺人太甚啊啊啊啊),如果魏国不答应,那么......

魏王不是一个有决断的人,他被秦国吓住了。秦国能一边在上党出动数十万大军与赵国作战,另一边还有余力去攻打韩国的缑氏和纶地,可见,秦国真的是心有余而气力足。

现在韩国的缑氏和纶已经被攻打下来了,那么秦军从怀地出兵攻打下垣雍,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啊(大雾,此时秦军三线作战,是没有余力出兵了),如果我魏国不听秦国的,那么大梁危矣!

秦使带着让秦王满意的答复回秦了,秦使走后,魏国的平都君见到魏王,问魏王:“大王为什么不答应合纵呢?”

魏王说:“秦国答应给魏国垣雍之地。”

平都君感叹道:“秦国这是‘空割’垣雍之地给魏国啊。”

魏王纳闷:“你这是什么意思?”

平都君道:“如果秦赵之战,秦国胜利了,大王还敢和秦国去要垣雍吗?大王不敢。如果赵国胜利了,秦国失败了,垣雍还是韩国的,大王能让韩国把垣雍给魏国吗?大王不能。”

“所以说,不论秦国是胜还是败,最终,垣雍都不会是魏国的,所以我才说秦国是‘空割’垣雍之地给魏国啊。”

魏王:“......你说的都对。”

但寡人不敢拒绝秦国啊......

搞定了韩魏两国,跟秦国距离比较远的齐楚两国主要就是靠金钱攻势了,除了金钱攻势,赵国在此之间,走了一步臭棋,让其他诸侯国,尤其是齐国,都不愿意借粮给赵国,更别说出兵援助赵国了。!

第125章 讲和(霸王票加更+3))

秦赵在上党之地僵持住了。

当初赵国派廉颇为将,就是看中廉颇能守的用兵特点,只要廉颇能守住,背靠赵国之便,就能将远军作战的秦国给耗死。

秦国自己撑不住,可能就退兵了呢?

廉颇也是这么做的,他除了在高平关和界牌岭布置的防线稍微粗糙之外,在高平关和丹水之间更是修筑了南樟城和北樟城来阻拦秦军,但秦军野战无敌,赵军根本挡不住秦军的进攻,好在,依据丹水之势,他可以重点修筑第二道防线,将秦军阻拦在丹水以西。

廉颇阻拦住秦军,并不是赵王想要得到的结果,因为,四十多万大军在外,每日都要消耗无数的粮草,更何况,上党南部近二十万上党百姓都在长平关附近躲避战乱,他们是信任赵国,才将上党献给赵国,如今上党南部沦为战区,他们无处可去,赵国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死吧?

否则,赵国将以何面目面对他国百姓?

所以,赵国的供粮压力,空前的强大,偏偏赵国,并不是一个产粮大国。

赵王一封封王令送去上党廉颇那里,要他主动出战,但廉颇是个非常傲气的将领,对打仗,他有自己的看法,赵王远坐王宫之中,他了解战场形势吗?他懂得如何打仗吗?

他不知道。

他不懂。

所以赵王是在瞎指挥。

廉颇不听他的,继续安心防守丹水,然后,在长平关与故关之间的山岭上修筑长城,这条后世被叫做百里石长城的防线,向东一直延伸至蒲水,就是为了防住秦军从东面绕到赵军的后方做突破。

修筑这条长城的人力,除了部分赵军,就是原战区的南上党的百姓们了。

秋收早就过去了,天气越来越冷,再不出战,赵军这边,四十多万大军加上党二十来万百姓,就要在外过冬了,赵国这边不仅要提供军粮,还要提供过冬用的冬衣,赵国,能支撑的住吗?

廉颇是老将,可以忍的住,但赵王还是年轻的君主,他忍不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