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106)

作者:涉雪穿林 阅读记录

“去岁暨南稻田覆盖超过一千九百万亩,税收尽数缴纳,不加矿山,麦子栗米高粱的数,只算兵马用的粮草,大梁至少有六成都是从我暨南提走的。王爷要民反,但青壮年一走,王爷有没有想过,田地谁来种?”

周鸿音久久沉默,陈聪说:“不动暨南,今岁收成的这笔粮食将从危家的商道运到塞北,我与王爷做这个交易,你且问问王爷愿不愿意。”

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周鸿音无法反驳,陈聪剧烈咳嗽起来。

周鸿音掀开门帘,问孔宗药熬好了没,然后从炉子上的药罐里倒了一碗出来递给他。陈聪没接,只看着他。

周鸿音败下阵来:“我只替你问一问,但成不成我说了不算。”

陈聪这才接了药碗,低声说了声多谢。

他们二人都知道这事没有被拒绝的可能,周鸿音更甚,他带兵打仗多年,太知道粮草的重要性。

暨南的这批难民并没有成为将领的天赋,要练兵就要投入大量的钱财和人力物力。大梁每年的军费都能掏空国库,拖欠军饷,扣押粮草更是家常便饭。

周鸿音恨透了抠搜的户部,朝廷大官贪墨无度,富者有弥望之田而贫者无立锥之地。暨南是粮食大省,最有价值的是种着稻米的水田而非扛着锄头的汉子。

周鸿音垂眸看着陈聪,说:“我不替你说话,你且写下来,我替你送达。”

陈聪应允,搀着周鸿音的手坐起来。

他想下地去书案前研磨铺纸,却恍然间发觉自己的膝盖之下早已空旷,绷带渗出血来,粘腻地沾到了被褥上。他自嘲一笑:“还要劳烦小将军替我寻驾轮椅……”

“小事。”周鸿音说,“大人腿脚不便,我抱大人去书案前,大人莫要介意。”

信很快就寄出去了,周鸿音替他封了蜡,又单独写了一封信详细说明情况,接着叫人快马加鞭送回京城去。

李立山午后来了一趟,说抓到人了。

周鸿音看陈聪已经睡下了,低声说:“我先去审一审他,没拿到供词前,不要告诉陈大人。”

陈聪如今要静养,孔宗怕他腿痛,叫人熬了止痛的药给他,但其实这种痛药石无医,周鸿音见过太多失去四肢的残疾将士,因此很是可惜陈聪。

第49章 折断

密报就放在书案上,闵疏迟迟没动,梁长宁轻轻一抬下巴,说:“暨南事变,你看看。”

闵疏这才拆开了信封。只是他拆出两封信来,一封字迹熟悉,落款是周鸿音,一封字迹锐利,落款却是用的暨南布政史的官印。

“你见过陈聪吗?”梁长宁问他。

“没有。”闵疏回答,“但听说过他,他的策论写得一针见血,他曾推行土地改革,他要加征世家土地税——”

闵疏骤然一顿,望向梁长宁:“潘振玉也曾推行过此法,只是潘振玉操之过急,目的是要世家归还土地于百姓,而陈聪不同,他善于迂回行事,他只要求世家交税,因此潘振玉被设计入狱流放千里,而陈聪却能做到暨南布政史。”

他下了定论:“二人曾有过共事,最起码……最起码他们曾商讨过此事。”

他们出于贫贱寒门,是殊途同归,志同道合之人。

先帝不杀潘振玉,而茂广林让陈聪藏锋,如今陈聪仕途无望,他到了该显露锋芒的时候。

“让他来京城。”闵疏合上信纸,说:“他不能再留在暨南,杀他一次不成必然还有第二次第三次,调职也好,病退也好,他必须跟着周鸿音回京。”

“我也是这个打算。”梁长宁说:“事情还要详谈,但这桩买卖不亏,我会叫潘振玉从塞北回来,他既然抓到了危移,那不如跟危浪平开门见山。”

危浪平是一把利剑,如果不能梁长宁所用,起码要保证剑无伤人之意,国士难得,梁长宁不愿意随意舍弃任何一个可用之人,他有自己的考量,他要为大梁留存气数,他要借危浪平的剑气,来割开如今京城的困局。

他要扶持起新的家族取代裴家,不管是危家也好,还是其他野心勃勃的后起新秀。弥补四大家的空缺旨在平衡党争,国丧之后必有选秀,谁能把女儿送进宫中挣得高位生下龙嗣,谁就能和文沉平分秋色,成为拿捏皇帝的新臣。

梁长宁把信纸投进火炉,偏头看了眼窗外。

窗外雪停,眼看就要开春。赈灾一事将了,周鸿音不日就要回京。

半月后,陈聪收到周鸿音送来的回信,说要他进京详谈。

陈聪心知事情落定,反而不着急起来,说:“此番进京,要送王爷一份礼。”

周鸿音把陈聪推出了房门。军中的工匠为陈聪做了一把轮椅,他的膝下空空荡荡,碗口大的疤痕狰狞丑陋,他并不遮掩断腿,反而毫不避讳地展露于人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