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231)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他见杜康有些犹豫,便笑着说:“各位尊客恐怕是第一趟来罢,有疑虑也是正常的。价钱是肯定比中原贵得多,不过整个积利州都是这等价钱……”说着眼珠子向大堂里吃饭的客人们撇了一眼,压低了声音,“绝不是故意宰客,咱们收得多,管着这座城的道使抽的分子更狠,诸位若是不信,可以再去别家问问,做生意决不能强求,全靠缘分,有缘的话尊客们还是落脚在我这家。”

这时陆鸿走了过来,说道:“就住你家,二等房开六间,吃喝的贵店瞧着上,不拘价钱,也不必太过精细。”

他这么说那掌柜的便领会了意思,翻着菜单随意指了两荤三素,说道:“我家厨子做的这几样还成,鲁菜口味吃得吗?”

陆鸿点头道:“就是这些,另外打听个事,青州朱氏商会在这里有铺面吗?”

那掌柜又再打量了他一眼,微微笑着说:“一瞧您就是不清楚业态城的行情,这里十间铺子倒有八间是朱家的,咱们这个店,也不例外……”

这下却轮到陆鸿来打量他了,半晌点了点头,说道:“等会劳烦掌柜的亲自送饭上来。”罢了便离开账台,跟着伙计向后院客房走去。

几人进了房,十二名亲兵三人一间,都安排妥当,剩下他们四人便分成两间,陆鸿与洪成一间,范翔与杜康一间,但是吃饭也都在陆鸿这房里。

因此四人便直接进了一间房,等着饭菜上来。

可能是因为地理条件的约束,这里的房间都偏狭小,装饰也简单得很,若是在保海县的话,住一夜最多只要一二百钱。几人进了门,屁股还没坐到凳子上,范翔便问:“大……少东家,您让那掌柜的来作甚?”

陆鸿自己拎起茶壶给没人都倒了一杯茶,范翔和杜康两个刚刚坐下便又站了起来,双手接过茶盏,谢过了之后才有重新坐了。

“咱们还没到积利州,便已经是这种境地了,后面的路肯定愈发难走。这城里到处都是眼线,而且咱们已经被人盯上了,所以光靠自己这些人恐怕迟早要暴露,只能找个内线……”陆鸿喝了口茶,略略消减了一些暑气,抄起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热汗。

这小屋半点也不透风,加上在山洼之中,更加闷热得紧。

范翔听了他的话,顿时吃了一惊,说道:“甚么时候被人盯上的,我怎么不知道?”

杜康也有些疑惑的神色,他们这一路走来,虽然不算多么顺当,但也算得上有惊无险,恐怕是将军有些儿敏感了……

陆鸿摇了摇头,说:“你们当然不知道,但是我有感觉——自从进了这个市集圈子以后,就被盯上了!”

面前的几人还是有些将信将疑,这时门外脚步声响了起来,陆鸿示意他们不要多话。

随着房门吱呀一声被人推开,那掌柜的果然出现在了门外。他向几人点点头,托着一只木盘进来,将饭菜一一在桌上排布齐了,便收了托盘垂手立在一边,显然是知道有人找他说话。

果然在坐的四人都并不动箸,除了那位年轻人,那三个都是木着脸正襟危坐。

过了一会陆鸿才开口说道:“这位掌柜贵姓?”

那掌柜不知他是甚么路数,只得如实答道:“小姓周。”

陆鸿笑了笑,摆摆手道:“周掌柜,不用紧张,只是拉拉家常罢了——贵籍何处,家中更有几口人啊?”

那周掌柜越是听他这样说,脸上的汗就越是涔涔而下,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没来由地慌乱起来,只感觉这屋子里突然间气氛无比的压抑,令他只想快点逃离出去!

他战战兢兢地答道:“在下……在下是淄州人,家中还有两个犬子、两个女儿……”

陆鸿点了点头,说道:“倒是儿女双全,请问你,刚才咱们进客房之后,是不是又有客人来了,有没有打听我们这一行的消息?”

周掌柜浑身一颤,不可思议地望着陆鸿,刚才确实有两个人进了店来,并且向他打听这些人的身份,而且那两人他都认识,就是业态城道使高保正的手下,专管这一片的的市官。

但是这安东是个部落傉萨做主的地盘,朝廷的法度在此并不行得通,因此他们这些客店完全不需要像中原那般登记住客的身份路引,因此他也没甚么消息可以透露给那两人知道。

他犹豫了半晌,看了看陆鸿,又隔着门瞧了瞧大堂,终于下定了决心说道:“是有人来过,现在就在大堂……”

第二百零六章 苦难

房间里一时间静悄悄的,范翔和杜康面面相觑,没想到真的有人盯上了他们。

陆鸿示意周掌柜在一边坐下,说道:“他们问了些甚么?”

周掌柜在旁边的小凳子上挨着半边屁股坐了下来,将那托盘倚靠在了脚边,照实说:“只是问了些贵客们的姓名、身份,倒并没有甚么了不得的。业态城一向都是这般,但凡有生人进来,都要盘查一遍……”

“嗯。”陆鸿稍稍放心下来,“那么再问你三个问题:第一,这业态城的道使是个甚么样的人,有多大的势力;第二,业态城百姓的民生如何;第三,怎样进入土丘上的那座围城?”

周掌柜好像屁股坐上了烙铁一般,腾地站了起来,脚下一不小心踢飞了那块木托盘,哐当一声在地上打了两个转儿,翻倒下来。

“对不住,这三个问题小人一个也答不上来!”周掌柜既有些惊惶,却又十分坚决,他不知道眼前这些人到底是甚么身份,但是这几个问题对于业态城中的人来说全都是禁忌的话题,特别是对于他们这些在当地只有财力而无权力的中原商人。

道使高保正可是出了名的喜怒无常,在这人的地盘上做买卖,一个不小心只会白白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他拱了拱手,说道:“这些问题在下确实无能为力,不过阁下可以放心,周某人绝不会把今天的话泄露出去,咱们做生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不愿去做告密的小人,明日就请各位搬出去罢——最好是回中原去……”说着向外便走,连那托盘也忘记拿了。

“请慢。”陆鸿突然叫住了他,并且向范翔使了个眼色。

那周掌柜不明所以,回过头来疑惑地瞧着几人,问道:“还有甚么见教?”

这时范翔站了起来,从褡裢之中取出四件有长有方、大大小小的金线木盒,分别排布在桌上,并且一一打开,只见四个盒中分别装着一方玄武大印,一张官凭、一块狮虎佩、一只鱼符,四样能够证明身份的东西黑玉金沙、白纸青铜,样样都不是凡物!

这玄武大印就是安东都护府副都护的公印,原本应该在平州的都护府衙门里搁着,但是由于去年两胡侵略河北道时曾经攻下平州,更将整个都护府衙门付之一炬,一应公章大印也都席卷一空。

所以陆鸿手里这件是朝廷新制的,便让他带了过来。

那周掌柜虽然不认得副都护专用的玄武大印,也不知狮虎佩是个几品官职,更加没见过专门调兵遣将的鱼符,但是他见过那一道秀红锦缎扎系的宣纸官凭!

当日他们大东家朱胤得到文林郎的官身之后,也有差不多类似的一件物事,还曾经召集了家中大大小小的掌柜管事齐聚望东楼开会,并且向大伙儿得意洋洋地展示了这么一件好宝贝!

他好像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是朝廷派了大官下来探查哩,谁都知道安东这片地区虽然挂着安东都护府的名号,但是依然是五部傉萨负责制,而且比高句丽时代还要混乱得多。

当年高句丽虽然也是分成五部,但是五部之中每三年要进行一次选举,选出一位大对庐,又叫吐捽,相当于正一品之职,总领国事,而国王则只具有精神上的象征意义,闭宫自守,不能制御。

后来前唐灭了高句丽,设立安东都护府,便将一整个儿的大对庐制度全盘推翻,改为接受唐朝廷册封的羁縻政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