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报娘(121)

作者:莫草 阅读记录

夏云声音居然颇有些轻松:“第一,我能想到去这几处地方,舅老爷们能想不到吗?我躲在登闻鼓院旁旁的小巷瞅了一眼,便见到几个舅老爷府上的小厮在那里蹲守。第二,便是我能击得了鼓,进得了门,我也不知道谁能信?谁不能信?”

转头看着恒娘,声音轻柔:“是周婆言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够当着天下人的面,将这件事说出来。我相信,太学里都是刚正不阿的读书人,是天地正气汇聚的地方,必定不会畏惧权势,隐瞒真相。”

仲简简直想要为她鼓掌。

隐瞒真相?在场三千多人,将事情因由、人物姓名,听得一清二楚,谁能只手遮天了去?

太学生中,与御史台打过交道的人多了去。就这会儿功夫,肯定已经有人往御史台报信去了。

韩元英为人圆滑,在政事堂里可谓左右逢源,属于新旧两派都能容忍的人物。

夏云若真走登闻鼓院或是御史台的路子,难保有人会与他通风报信。

借了周婆言与太学这两方面的势,一举昭告天下,让他陷于自证清白的困境,这招可比去登闻鼓院闯关高明太多了。

仲简看向恒娘。她没有见识过朝廷政争,如今只怕被执宰两个字吓得手脚冰凉。

这点,他倒是料错了。

恒娘确实没有见识过朝廷上的党争,也确实是被当朝执宰四个字吓得头皮发麻,然而此时满脑袋里盘旋的,却是另一个问题:夏云她,为什么要揣着剪子来告状?

第60章 古之豫让

那日上庠风月报道童蒙断袖事宜时, 童蒙也曾以死明志。好歹他还交代了一段话,让仲简有充裕时间动手。

夏云却几乎没有任何言语,当时众人都望着胡仪, 听着他掷地有声的话语:“民有冤情, 按例可直诉鼓院、宪台,不该来太学鼓动学子。然今日事涉执宰,尔等小民,畏惧官威, 心怀不实之虑,妄揣乌有之疑,竟而不敢直赴有司。却也是其情可悯,其状可怜。”

“某便亲自送你前往鼓院登挞, 且看何人敢来阻你?何人敢行推脱?何人敢递消息?”

夏云似是被他言语感动,拜倒于地, 深深叩首。

仲简收回指尖石子, 望着胡仪, 不禁有些佩服。此人身为大儒,对官场关节倒也颇为知晓。

夏云告发韩元英, 竟是在太学首告。这事说起来, 御史台倒无甚关系,专司受理直诉案件的鼓院未免脸上无光。

胡仪亲自陪送她走这一趟,既能监督鼓院依律行事, 又将案件主动交回鼓院, 走正常流程, 算是替鼓院挽回这个「有可能徇私」的隐晦恶评。鼓院判官对这位大儒, 只好捏着鼻子道谢。

这一下分心,便没有注意到夏云的异常。

恒娘冲了上去, 蹲下身子,想要去拉夏云,夏云竟然一下子软软伏倒在恒娘身上。

恒娘只觉她身上有温热液体汨汨而出,一声惊呼卡在喉咙里,手脚下意识抱住她,轻声叫道:“夏云,夏云?”

台上众人都看得清楚,鲜红血液从夏云胸前淌下,顷刻之间,台面一摊殷红。

在场的也有来凑热闹的太医生,一见这情形,医者本能,掉头就找台阶,往台上跑去。

余助年轻心热,也跟在他们身后。顾瑀点着拐杖,不方便上楼梯,急得干瞪眼。

鸣茶正好站在前面,看到流血,尖叫一声,身子软软倒下。

她身侧都是鸣皋书院学子,眼见她倒地,面面相觑,竟没一人伸手,众人脑袋里都萦绕着深刻的思考:此时当从经还是当从权?

等到他们把嫂溺叔援的例子与当下做好比对,列出头头是道的几点几条,鸣茶已经被跑上台的余助接住,交于赶来的常友兰,气喘吁吁道:“山长,恕学生冒犯。”

常友兰接过女儿,撩开面纱,见她气息平稳,想是一时受了惊吓,并无大碍,放下心来。

抬头见是个与女儿年龄相若的少年书生,品貌俊俏,气宇朗朗,上下看了他两眼,笑道:“无妨,正要多谢你及时援手之德。”

余助连忙谦谢,不妨迎头接住宗越的目光,满含某种戏谑深意。

余助一呆:远陌何以如此看我?

仲简已然一撑手,上了高台,奔至夏云身边,翻过她身子,便见一支利剪深深没入心房,神仙也无回天之力。太医生纷纷赶到,一看这情形,也是束手无策。

恒娘手脚又冷又软,也不知道是哪里的力气,支撑着她抱着那越来越沉重的躯体,甚至还侧着耳朵,在众人喧嚣声中,仔细听那断断续续、似有若无的低语。

胡仪也被这变故惊呆,疾步走到众人围聚处。太医生朝胡仪摇摇头,站起来,让到一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