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134)

作者:水下野鱼 阅读记录

“不是,采集数据需要专业的团队来负责,他们会在几天之后来香港,采集这里的土地特性、地基探测,了解每年风速、暴雨等天气情况,这需要很专业的设备及人,我现在只是拍一点附近的照片,对附近的建筑风格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先自己构思构思。”贝津铭说道。

“那也没事,我们可以附近走走,正好还有一件事也需要委托贝先生。”陈志文说道,对于建筑设计,他也有一定的了解,设计大厦可不是设计装修,需要考虑很多问题,特别是为了安全。

因为有些地方地质疏松,有些地方处于地震带,有些地方靠海,有些地方下方有岩层,有些地方则有台风,又或者有极寒及极热天气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一个都不能出错,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还需要以最低的成本来建造大厦,要不然,拼命砸钱建个安全的大厦自然简单。

这也是大型建筑事务所收费按建造成本提成的原因,越是超级高的大厦,设计成本越高,据说,后世迪拜的大厦,设计成本都在15%左右。

“什么事情?”贝津铭问道。

“这边走。”陈志文指引着方向,这边他还是更熟悉一点的,而因为保镖们则是散开,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保证不影响自己老板,又保证相对的安全。

“我在香港成立了一家华港基金,它的的旗下,有着一个项目,叫做志文小学,我的设想是在香港建设大概30家左右,不过这也是因为香港这边经济还算可以,人口也不多,30个小学足够了,将来,如果内地可以更加开放,我的设想,将志文小学这个项目,开到国内大地每一个需要的地方。”陈志文边走边解释道。

“每一个地方?内地之大,如果真这样做,这个数量可是成千上万啊?”贝津铭也被这个宏大计划给惊呆了。

“成千上万不假,但是也不会是一次性投资,我相信我在未来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陈志文淡笑着说道,在改开之后的80-90年代,人民币在国内的价值还是很高的,建一所有基本功能的小学,也许只需要一万块人民币就够了,即使一万个小学,算上未来的通货膨胀,可能几亿最多十几亿就行了。

当然,考虑到各种行政消耗、沉默成本等等,这个数字会比理论上的要大的多,但陈志文有十足的自信这对自己不会是什么问题,更不要说这可能横跨一二十年,每年的需求并不多,要知道,方向正确的情况下,现在随便一个投资,未来就能轻松赚到几十亿,甚至更多。

这个针对内地的宏大计划,甚至比几栋中环大厦还要有意义的。

“佩服,陈生的胸怀,我等远不及啊。”贝津铭感叹道。

“不敢不敢。”陈志文笑说道,他这也不算纯正的慈善,他还是希望能够接着这个慈善项目来增加自己的名气以及满足自己希望被历史记名的私心。

“那不知道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贝津铭听到这样宏伟的慈善项目,顿时来了兴趣,原本以为来香港可以获得一个大客户,现在看来,能够在这种级别的慈善项目上做出自己的功劳,那才更有意义。

“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面积、环境,可以在结构外形上做出不同的改变,但我希望的是做成统一的风格,美观上不追求很美,一般吧,不能差,让人一眼就能记住,以后看到这种就会想到这是志文小学。”陈志文大概描述了下,他不是建筑方面的专业人士,很多时候对自己的要求描述可能都不明确。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样吧,待我画出几张设计图,到时候我们再商量?”贝津铭说道。

第151章 花期银行的神秘顾客

“好,这个费用方面不是问题。”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陈先生。”贝津铭突然放下了手中的相机,说道:“请不要这样侮辱我,能够为这样伟大的工程而服务,是我的荣幸。”

“好,那我不给钱,不过如果以后有关于志文小学的书籍、资料,我一定会将你的名字加入进去。”陈志文笑了笑说道,其实他也知道贝津铭这样的人是不会在这种项目上收钱的,正常的人都不会,除非真的很穷。

显然,贝津铭不是穷人,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建筑设计师之一,他有着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每年全球各地都会有数栋大厦被他们所设计,其中的收益也绝对以千万美元为单位。

“多谢了。”贝津铭十分开心,似乎比赚了百万美金还要更高兴。

“那我们走那边,这附近海风比较大。”陈志文笑了笑,继续陪着贝津铭在附近走走。

任何人都需要有一个追求的目标,要不然人生就会觉得太空虚,对于已经财富自由的亿万富豪也是如此,有的人选择继续赚取更多的财富。

比如李嘉成吧,后世到了80岁仍然不肯退休,他根本就不缺钱,而且无论是长江实业还是和记黄埔,都已经有了完善的管理层,根本就不需要他这位高龄老大亲自出面,但他还是坚持出面参与商业活动,其实就是一种生活追求。

也有人为了名,比如邵一夫,一直在捐赠自己的财富来做慈善,虽然初期可能是听了风水先生的话,但到了后期也基本上就成了人生追求了。

将志文小学建到全国各地,也算是陈志文给自己定下的一个目标,虽然这只会是他未来在慈善领域的一部分。而贝津铭这样的人,也肯定会在意名,所以能在未来志文小学这个事件中留下一个自己的名字,也是非常可以自我鼓舞的。

……

第二天一早:

陈志文起了个大晚,他的心情很不错,和记黄埔正走向正轨,虽然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摆脱困境,但趋势已经明了,连那些债务银行,都慢慢的放弃了十分警戒,只要债务利息归还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再过问。

在和记黄埔被稳住的群体下,沈弼也亲自打来了电话,告知他已经给星河地产更高的信用额度,这其实就是为了给星河足够的资金来从太古购置土地,以及未来的开发计划。

做地产么,在知道未来地价要大涨的情况下,任何有脑子的公司都会全力开发,星河地产也算是摆脱了之前只囤不开发的境地。

到了公司,已经快十点钟,安琪拿着一杯酸奶及蛋挞过来,这是他的早饭。

“陈生,昨天晚上我们收到一张传真,是美国花旗银行的乔伊发过来的,他说他在美国的一位客户,对我们街机经销商的位置感兴趣,还说了三天后,也就是12号会来香港与我们会面。”安琪待陈志文吃完早饭后,说道。

“有这个客户的资料吗?”陈志文问道。

“没有,他没对我说。”安琪回答道。

“这么神神秘秘。”陈志文对这个人倒是有些好奇了:“不过,能让花旗银行也这么郑重对待的,应该不是一般人,这样也好,真的合适的话,也算解决我这个头疼的事情了。”

在陈志文的规划下,美的得街机,在初期的主要市场就是酒吧,而因为红牛的客户之一也是酒吧,所以除了最开始的时候,美的是直接对接部分酒吧,后来订单多了,就将这个业务暂时转包给了酒吧背后的供应商团队。

但这群人他们的主业也不是街机,各方面的配合总是出现各种问题,不过好在贪吃蛇上市的前半年,名气不大,加上香港工厂的产能也是逐步提升,初期也自然不是很足,因此,也维持了一段时间。

不过,随着时间的进展,产能也逐步开始追平销量,因为美国那么大,即使是酒吧供应商的数量,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美的也很难跟负责美国所有酒吧的所有供应商进行联系,因此,在整个美国,其实也只有一小部分酒吧知道贪吃蛇街机这个东西,剩下的,现有的这群“经销商”没办法沟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