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历史直播,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189)

作者: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是军人太过愚笨,不能领会大儒的深义么?是征伐之事太过粗鄙,所以不能走上圣人所指示的大道么?

将领功侯自然一千个一万个不满,但无奈辩经实在辩不过大儒,只能咬牙忍耐而已。

但现在这篇文章横空出世,无异于是将领的天降嘴替,毫不留情爆杀了大儒的经传——所谓“日用即道”,那么沙场征伐中自然也能悟出圣贤的道,仅仅这一点变革,便足以吸引军中同仁源源而来,自发为其助长声势!

皇帝何等颖悟,自然瞬间理解了卫将军的言外之意,嘴角不由多了微笑:既有公孙弘的鼓吹,又有武将公侯做支持,这场变革思想的举措便好办得多了。

他轻轻一招手,身旁的宫人立刻捧来了一个锦盒。

“既然这样,仲卿就将这奏疏带下去,给军中的同袍看一看吧。”皇帝道:“对了,去病就在这上林苑中操演,不妨见他一见。”

·

不过片刻的功夫,近侍便召来了在左近驯马场与郎官演练的霍去病。霍郎君一身短打快跑而来,俯首向皇帝与舅舅行礼时额头还满是汗珠。只是行礼抬头之后,面上却俨然一股闷闷不乐的郁气,并没有往日在上林苑操演时的神采飞扬。

皇帝微微一笑:“怎么了?”

霍郎君迟疑片刻,终于低声道:“陛下……陛下给臣布置的题目,臣委实没有头绪。旁人似乎也不懂……”

不错,在接到皇帝口谕以后,霍去病一板一眼,立刻召集了苏武等亲近的少年郎官,一起思索这道难题。当然,数学从来不是能以多取胜的科目,几个少年绞尽脑汁苦苦思索,终究也是一无所得。后来霍去病为此发急,真从羽林孤儿中拉了一百零五个身高各有不同的侍卫来,反复列队验证题目。但尝试不久,霍郎君便意识到了一个小小的事实——虽然只有一百零五个士兵,但排列组合的可能却似乎无穷无尽,即使从他霍家十八代祖宗排起,也莫想排出个结果。

仅仅依靠直觉就能意识到阶乘运算的快速增长,果然是天生的名将苗子。但要以直觉来解决组合数学,那就太为难小霍郎君了。霍去病颇为羞赧的说完这几日努力的结果,抬头期盼的望着皇帝陛下,眼神发亮。

——陛下想必有解决的思路吧?

不知怎么的,天子的笑容似乎愈发灿烂了。

“朕倒是知道,可惜日理万机,也没功夫细讲了。”皇帝曼声道:“不过何必舍近求远?大将军正是派兵列阵的高手,你们不向他请教,还去找外人做什么?”

全程在后垂手细听的大将军卫青莫名被拉入局中。茫然抬起头来。

然后,他看到了自家外甥闪闪明亮的眼睛——

“舅父舅父,你看,这里是两只布袋,三个金丸。其中肯定有一个布袋要装两个以上的金丸,这叫布袋原理……”

·

虽然决意招揽墨家擅长术数的门徒,但无奈墨门僻居乡野,即使以楚元王幼子刘爽的人脉,也要花费半个多月的功夫才能送去消息。因此,在等候墨家的空当,刘爽索性住进了中大夫府中,与汲黯一起整理这精微难言的帛书。汲公钻研序言,思索“明月论”、“日用即道”的大义;刘爽则推敲正文,尝试解答那些艰深的数学难题。一文一理,倒也算搭配默契。

如此闭门研习六七日后,太中大夫东方朔忽然到访,声称奉皇帝的谕旨而来。但东方朔却没有让中大夫摆香案行礼接旨,而是站在大堂正中,口述了当日皇帝与公孙弘的奏对,并向汲黯展示了那道《驳董生议》。

汲公措不及防,反复观看这据说是出自自己手笔的奏疏,一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瞠目半晌,终于咬牙开口:

“陛下与东方大夫替臣写的好文章!但署名之前,是不是也该告知老臣一声?”

老刘家的皇帝拉人背黑锅,已经是赤裸裸到这种地步了吗?!

东方朔面无表情:“五日以前,陛下已经将奏疏赐予御史大夫公孙弘及大将军卫青,命二人回府细细品读了。”

开玩笑,皇帝怎么会给臣下辩驳脱身的机会?而今五六日过去,署着汲公大名的竹简早就从公孙弘府邸四散流布,再也不可清理了。所谓生米煮成熟饭,这开宗立派变革朝野的圣贤,汲公是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

眼见中大夫嘴角抽搐表情扭曲,同样被逼着当枪手的东方朔终于有了淡淡的安慰。他停了一停,低声道:

“汲公,自御史大夫将竹简带回府中以来,数日间京畿的士人争相传抄诵读,长安竹简的价格都翻了一倍……”

虽然是摁头署名,但这篇文章委实是太好太过出色,一经公孙弘宣扬后立刻有了石破天惊的效果,两千多年前的汉儒哪里见过这种等级的哲学思辨,哪怕只是稍稍听闻,也被震得矫舌不下五体投地,真正是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敲得人三观俱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