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82)

作者: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军户不需要承担民户要缴纳的各种赋税, 但是他们除了自费服军役,还要缴纳军需费用,只交钱也就算了,还要随时处在死亡的边缘,因此当时很多蒙古百姓宁愿当民户都不愿意被划分到军户之中。】

【元代的一等公民蒙古百姓过的那么惨,是不是二等公民色目人会好一点?答案是不会,完!全!不!会!】

【掌权的蒙古权贵们没有做到一视同仁,但是他们做到了除了他们以外众生平等,别管什么出身,只要不是权贵就只会越过越惨。】

【蒙古百姓大多被分为军户,色目百姓则大多被分为站户,站户就是需要在驿站服役的百姓。蒙元帝国的驿站制度乃是中国古代之最,都说驿站是元朝政府的神经与血液网络,对统治者维持统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要吧?都是站户的血肉换来的。】

【如果你是一个站户,那么轮到你服役的时候,你就得自备干粮去维持朝廷驿站的运转。如果是汉地的驿站还好,如果不幸分到了广袤无垠的大西北,那完了,可以提前把全家人的棺材都准备好,省得到时候连棺材本都保不住。】

朱文正听到这里心里直冒凉气儿,“这么惨的吗?”

沐英小声嘟囔,“哥,人家还能提前准备棺材本,咱们死了连棺材都没有。”

他们逃难的时候什么情况没见过,吃草根吃树皮吃观音土甚至吃尸体,死了之后别说有棺材入土为安了,要么被野狗分尸要么被活着的人分食,连骨头架子都凑不齐,就这还奢望棺材呢?

朱文正搓搓胳膊,“也是。”

【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众所周知,蒙元帝国的疆域极其广阔,但是当时的人口数量还没有破亿,中原以外的大多数地方都地广人稀。】

【站户要是不幸被分在汉地以外的地方服役,下场要么是全家死绝,要么是把全家都卖给权贵当驱口,因为驿站负责管理马匹。】

【中原地带的驿站间隔二三十里,中原以外的地方没那么多人,就拿甘肃来说,偌大的地方只有三万多人,所以那儿的驿站动辄间隔上百里,也因为距离远,驿站的马匹死亡率很高。】

【朝廷可不管驿站的马是怎么死的,他们只要求驿站有足够的马,一旦马匹数量减少就治站户的罪,所以服役的站户只能自掏腰包买马把空缺给补上。】

【古代的马匹是珍贵的交通工具,价格很是昂贵,一匹两匹还能勒紧裤腰带凑一凑,隔三差五就死一匹马,再有钱也经不起这么霍霍。于是乎,服役的站户为了有钱买马补上空缺,只能卖身给权贵。】

【服役服的越久银钱亏的越多,宇宙的尽头是驱口,为了活下去,当时有大量的驱口逃往南边,他们都觉得去南边当黑户也比在老家当牛马强。】

朱文正挠挠头,“爹,咱家这边有很多北边逃过来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吗?”

朱元璋似笑非笑的瞥了纳哈出一眼,“当然,毕竟那些蒙古百姓在草原上活不下去,逃到南边来没准儿过的比留在老家更好。”

纳哈出冷哼一声,“来南边过的有多好?还不是朝不保夕?”

朱元璋嗤笑,“百姓朝不保夕是谁的错?”

纳哈出憋屈的闭嘴。

李善长假装没看到纳哈出的表情,很是淡定的给朱文正和沐英讲过去的事,“蒙古人和色目人南下逃难不是近些年才有的事情,早在百年前就有大量蒙古驱口和色目驱口逃到金国和大宋,金国和大宋甚至还有好几支由蒙古人和色目人组成的军队帮他们抵御蒙古人的入侵。”

朱文正和沐英听一脸震惊,“还有这种事儿?”

冯国用笑道,“史书上写的清清楚楚,那些都是不堪蒙古权贵压迫才逃到南方的驱口,这一点做不得假。”

纳哈出忍了又忍,最终还是忍无可忍,“《宋史》是脱脱丞相让人编的,你们从哪儿看的史书?”

冯国用和李善长看傻子一样看着他,“谁告诉你天底下只有脱脱编的那一部《宋史》?”

纳哈出一个人说不过他们俩,只能窝着火气继续憋屈。

他们现场谈到宋朝的蒙古人色目人军队,光幕也没漏了宋金时期的史料。

【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蒙古帝国南下征战的时候,金国和南宋都有好几支由蒙古人和色目人组成的军队,那些都是逃到南边来的驱口。】

【那些逃难到南方的蒙古人色目人对欺压他们的蒙古权贵恨之入骨,天天做梦都想反杀。和他们一起作战的宋朝士兵也觉得奇怪,怎么这些蒙古人色目人打起元军来比他们还起劲?每次元军一过打来,那些蒙古人色目人扛着刀叽里呱啦就冲出去了,老乡见老乡,见面来一枪,把和他们一起打仗的汉人都给看傻了。】

上一篇:她在电竞圈封神 下一篇:枕边潮汐

同类小说推荐: